在举国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一线医护人员承担着持续的高强度、高风险工作,奋战在防疫最前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生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尊重。然而,随着疫情防控的推进,我们也看到,有些医护人员在自己和团队奋力抢救却仍回天乏术时,会感到深深的自责或内疚,陷入无能为力的感觉,容易陷入共情疲劳状态。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医护人员需要从患者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倾听并理解患者的情绪和感受,并恰当地表达关心和关怀。这种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学中称之为“共情”。共情能让医护人员更加可亲可信,能促使患者更愿意讲述自己的病史,建立可靠信任的医患关系。然而,医护人员在救助病人过程中,可能会因共情投入过多造成情绪耗竭、自我和工作价值感减弱、工作满意度下降,同时伴随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不适症状,导致共情疲劳。共情疲劳对医护人员的身心状况及其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这场关乎身体和意志的战斗中,医护人员承载了太多的重任、压力。预防和缓解医护人员的共情疲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学会识别共情疲劳的早期信号
面对疫情中病人的痛苦、鲜活生命的逝去,医护人员会有挫败、自责倾向,进而引发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无助和绝望感,这是他们长期目睹患者经历或遭受的创伤性事件而易于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医护人员发现自己有如下表现,就要关注是否存在共情疲劳。在情感方面,对病人的同情心下降、无法分担或减轻病人的痛苦、心情低落、无法感受快乐和幸福、焦虑易怒以及感到无助和绝望。在认知方面,开始怀疑自己治病救人的能力,怀疑自己职业的价值。在行为方面,专业失误(误诊、诊疗方案有问题)比以前会有增多、治病救人的能力和工作满意度降低等。当医护人员有上述表现,不必感到自责、愧疚或羞耻,也不要质疑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能力,要理解和接纳共情疲劳发生的必然性,并积极寻求自我心理调适。
主动分享快乐和悲伤
救护病者,体恤痛者,医学能表达善良、体现人生价值。这份职业中有他人难以体会的喜悦,也有常人难以想象的伤悲。这些难以体会和难以想象,客观上构成了医护人员沟通的障碍,继而造成医护人员共情疲劳。因此,医护人员应主动与同事分享成功的喜悦和交流成功治愈病例的经验。目睹身边治愈患者及其家属的喜悦和感激之情,耳闻成功治愈患者的经验,会极大增强工作自豪感和成就感,提升工作满意度,这些正是预防共情疲劳最好的“保护伞”。也应主动与亲友分享忧愁和快乐,多与朋友、家人等保持网络沟通,倾诉自己的疑惑和不安,交流并分担共情疲劳,分享生活中的正性事件及职业生涯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建构良好的互动支持系统,这既有利于医护人员对自身内在情绪需求的觉察和心理压力的释放,同时也可以从亲友的关怀中收获莫大的信心和能量,从而帮助他们恢复共情心,避免共情疲劳。还应主动分享来自他人和社会的支持和关爱,政府的关爱政策、社会的爱心捐赠、单位的支持和鼓励、同事的互帮互助、患者的感谢和感激,这些都汇成预防共情疲劳的能量之源。
学会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就是对自己的同情、接纳和善待,用善意和理解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共情疲劳问题,当医护人员不断反刍疫情中自己可能的错误或过失,频繁为逝去的生命而痛惜,就容易感到焦虑、恐惧甚至绝望,逐渐丧失对病人的热情和信心。医护人员应该认识到共情疲劳是高强度、长时间工作,以及长期目睹或经历创伤性事件后自然产生的情感反应,并不意味着自己能力低、心理素质差,要尝试从字典中删除“我不应该感觉到”“我本应该……”这类词,接纳真实的自己。事实上,每个医护人员都可能产生共情疲劳,遭受自责、内疚、无助感等情绪的折磨。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自己。试想,如果好朋友感到无助和烦乱,你会怎么办?你会向他发脾气、批评他的自责和内疚吗?因此,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向自己表达同情、安慰、鼓励和赞扬,向对好朋友一样给自己一个拥抱。
树立明确的边界感
这里的边界感包括两个层面,即自己能力的边界、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护人员应接受目前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以及由此造成的工作结果的局限性。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值得赞颂,但当自身处于超负荷运转时适当休息也是必须的。在明确自身能力边界的基础上,还要树立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工作时全情投入,毫无保留地投入到救助患者过程中。休息时间,要避免过度关注和思考病人病情,卷入过多情感,也不要过多关注疫情新闻。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健康的饮食和营养、合理的娱乐、丰富的家庭生活等调节身心,让自己慢慢恢复能量,带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高效的状态。按照事情重要性和紧急性排序,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优先做,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第二位,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做好计划,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量力做。
积极寻求专业支持
如果医护人员的共情疲劳无法自我调适,应寻找专业人员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可能有医护人员会认为在繁重的抗“疫”一线向心理学家求助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实际上,求助意识本身即为个体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表现,接受专业的心理学帮助,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充满应激的抗“疫”一线要求心理咨询求助,是自然且正常的。(贾绪计)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