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零感染是我的责任

2020年03月15日14:03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我是一名感染科医生,主任医师,也是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当今我们国家从事感染专业的医生不多。系统学习、研究和坚持在一线工作(传染病/感染病)的感染科医生还要少,而涉足防治领域的感染科医生可能“屈指可数”。出于工作原因,我深知国家的需要;出于国家的需要,我一直坚守这个岗位。

2003年非典之后,我被医院选派到法国学习医院感染控制和抗菌药物使用策略。在我的心里,不是将看到的说说,也不是将学到的写写,而是“干”——让先进的技术落地中国。

我关注着新发传染病,但这次它差点与我“擦肩而过”。1月18日,如常接诊了我的第几万几千几百几十几个患者,检查、化验后建议他回家服药观察。5天后,在急诊邀请的会诊中再次见到这名患者。他是因为发热门诊接诊了湖北的密接者,被挡转到急诊。因诊断不清,他本打算要转另一家医院就诊,被我拦下带回发热门诊。这名患者三次就诊化验的外周血白细胞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肺CT有间质病变特征,提示“病毒性肺炎”。回到发热门诊后我们谈到第三句话,患者“十分愧疚地”道出他单位有未曾接触的一名同事是“那个病”。立刻联系疾控中心后,我亲采咽拭子,稳住周围徒增的恐慌气氛。同时,对科里同事和来门诊协作的放射医师、卫生员进行手卫生等感控培训,并对进出诊室设备和诊室的环境物表进行消毒。当晚,这名患者被确诊为天津市第5例新冠肺炎,这也是第四中心医院确诊的第一例。

这一例的及时识别,对医院内感染控制和天津早期疫情的控制贡献很大。这名患者将他同办公室的发热同事以及与他们密接且有症状的家属招致医院的发热门诊。在我之前的示范操作与处置下,接下来科里的同事和年轻医生从容采样,当晚确诊了第二例新冠病例。在随后几天中,我院从某铁路部门出现的聚集病例中确诊了16例。回头看,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经验与沟通,弥补了患者的“不知”和指南的“盲点”;是亲力亲为,为四中心发热门诊医护展开工作带好了头。

25.5小时的遭遇战刚刚结束,10小时后我接到天津组建医疗队的消息。哪里需要,那里就是我的战场。可能是历经我参加SARS救治、汶川、玉树地震救援和新疆防治脊灰等应急任务锻炼了他们的“大心脏”,4位80多岁的老人、爱人和孩子很快表示支持我参加医疗队。我于1月26日作为天津市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逆行武汉。

集结地,我们的任务是“打胜仗,零感染”。我的心愿是平时、战时“零感染”。对于我自己,我是有信心、有能力完成这个目标。但在尚不清楚工作条件,并且病毒的传染特点也未明确,我们整个队伍医务人员零感染面临巨大挑战。只是我刚刚交了一份平时的答卷(接诊/确诊了我们医院第一例新冠肺炎),12天后才会有结果。但我必须聚焦这项任务,马上进入状态。

我们搞感染的,可以说是与狼共舞的医者。平静地与送行的领导、同事们道别,穿过空荡冷清的检票通道,与候机楼里全体队友相聚。大家状态良好,许多人都戴着口罩。这其中大约一半的人是带着两层口罩的,反映出对大家对感染的担心和对防护的理解。我在与单位同事和熟悉的不同单位的队友交谈中,适时分享对这个新冠病毒的防治认识、有呼吸道症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特点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注意事项。而我可爱的单位队友们,常常为我照看着行李。我和部分队员协助机组、地勤人员搬运过行李后,蓦然回首望见远处夜空下寒风中冽冽飘动的五星红旗。它在召唤着我和我的队友去完成战“疫”任务,我将竭尽全力。

往日车水马龙的武汉道路空荡荡,近2个小时的车程遇到的行驶车辆不过五部。我的脑海中闪过SARS期间我们乘车往返于医院与隔离驻地之间路途所见场景。安顿好行李,已过午夜。第一晚,我是在寒冷的戏虐中半梦半醒中度过的。早晨发现宿舍窗帘后的窗户没有关闭,这多半是驻地保洁人员执行开窗通风的规定。后来得知,很多队友也是这样领略了一夜南方的“湿冷”。

第二天(1月27日)上午,在领队陆伟书记的带领下,我与医疗、护理、重症专家随武钢二院的领导们现场查看天津医疗队接收患者院区(一座近乎废弃的4层旧楼)的环境、设备等情况,对区域进行绿区、黄区和红区的划分,详细询问了水、电、暖、排水等情况。下午队里临时抽调我到感控组。国家卫健委的培训依然没有确定穿脱个人防护用品(PPE)的顺序,随后我召集大家比较收集来的PPE使用的视频后,决定推行美国CDC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案,并强化了中间环节的手卫生。之后我请感控组的队员们用自带的PPE模拟了一遍,发现也存在不一致和不确定,并且她们又都没有进入红区和为红区医护人员指导的实战经验。于是决定,第一天我上前3组班,后三组人进入前三组,这样统一细节、示范指导进入红区的医护人员穿脱PPE。忙完这些,又是午夜时分。

第三天(一月28日)一大早来到武钢二院得知工作区域有变动。我将奔赴感染楼第一组医护和夜班感控人员安置在楼外,独自一人随当地人员进入二楼,却发现患者、当地医护人员在理论上的绿区无限制地穿行。整层楼均是红区,医护人员无处更衣进入。汇报后,领队决定旋即临时抽调人员汇同当地志愿者组成小分队“飞夺泸定桥”,构建可以将医护人员送入红区的绿色通道。对这个料想以外的任务,我在培训(个人防护、清洁消毒方法)中配合了动员,然后带领这般人马冲入红区协调武钢二院相关人员,用不断拼凑的工具、物品构建出一条可以安全进入预定红区的通道。一个半小时,我们医疗队第一组20名医护人员被送入预定的红区,及时接下了已经转入的50多名患者。医疗队员的个人防护在我和感控人员逐一指导、监督和协助下(借用足、篮球的用语“人盯人”)有了安全的保障。之后我们巩固这条绿色通路,同时送入第二组、接出第一组、送入第三组、接出第二组……湿冷的空气穿过破损的门窗、透过单薄的防护服,我的手开始按不下对讲机的传声键了……但我们绿区的面积不断扩大。历经近10个小时,我们这个临时小队终于将感染楼二楼辟出一块可以让每个医疗队员放心的安全的绿区,近700平方米,实现了指挥部的部署。当日物资组就搬入绿区,整个队的后勤效率大大提高。

我们感控“人盯人”穿脱隔离衣的效果非常好,显著减少了暴露概率,也大大缓解了进入红区医疗队员的压力,得到国家卫健委的通报表扬。在随后的几天里,我们坚持这一做法,纠正藏在细节中的隐患,培养优良的感控习惯。我在寻找队员中的20%做得好的,及时鼓励;发现另外的10%做的差的,及时沟通,找出问题,即刻改正。队员来自32家医院,之前的认识、培训内容形式、近期的心理、当下的物资差异等等都对执行“规范”构成非常难调和的挑战。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而达成对规范的统一则是对少吃一顿饭最大的补偿。围绕不规范做法危害性的全面剖析并因地制宜地找出优选解决方案,医疗队员深层的安全感不断增强,兼顾防护效果、医疗救治能力、生理适应性、经济成本以及环保等多维度考量渐入医疗队的个人防护用品科学使用实践之中,为今后国家制定更加完善的相关标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护理组王莹主任的有力支持下,我们对绿区环境的感染控制进行严格的管控。

不久(1月30日),我了解另一条战线出现压力,很多医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感染病诊治训练,对如何管理这种新发传染病缺少把握。我迅速和治疗组专家交换了意见,一起研究制订分层管理方案,按危险因素圈出重点关注病人。旋即,我亲自进入红区指导一线医护人员按新方案开展工作,排查出12名高危病人,进行集中重点管理。使医疗队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大大提高了对患者的管理效率,稳住这条战线的军心。

这两条战线的工作理顺后,我开始着手解决与我们配合的武钢二院的同事们的个人防护。药剂、检验、物业、保安,以及临时外聘的医疗废物运输人员、设备调试人员……他们虽不是我的队友,但是我需要保护的战友,并且他们的配合关系到我们“打胜仗”,也关系到我们的“零感染”。医疗队的领导、同事对这块工作非常支持,给予热情的鼓励。随着这些“日月同天”下的战友们越来越多采用有效科学的感染防控技术,我们这个半废弃的院区越来越安全“正常”地运转起来了。大家满心欢喜。

医疗队内的感控工作继续深入。我作为感控、医疗专家,初战一个月里,天天都在医院。其中近20天始终战斗在第一线(超过了组内医生进入红区的次数),独自一人深入红区,检查、指导、协调队内、院内的感控。在红区,我频繁地走在各类工作人员的身边,走到患者的床边,站在垃圾旁、污水中,总能及时发现红区感控落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能及时协调各方人员形成合力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当时每天800元(8小时)的薪酬雇不到红区的保洁员。在王莹主任的支持下,我对各班次红区感控护士进行培训。看到我们的一些护士们放下大家认可而又熟悉的工作操作,无怨地拾起他们平日里职责外的抹布、拖布,提起整桶刺鼻的消毒水,去清除红区环境中经年积存的污垢和不断增多的新冠病毒,我心中油然产生敬佩,他们是“时艰下最可爱的人”。一天,我在红区的外走廊巡查,正碰上一名队友要结束一间病室的清洁。经光洁地面漫射的阳光照亮了病室,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披上一层晕辉,产生出的安详氛围,像一幅名画吸引我停下脚步。我感觉到我们越来越接近“零感染”了。

医疗队之外的感控工作范围也继续扩大。一周后(2月6日),武钢二院成立了“专科抗疫先锋队”增开了四楼病区与天津医疗队共同管理一批新的新冠肺炎患者,我对这批39名医疗队员进行感控培训,并将我们之前的经验做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他们。得到了队员和医院领导们的认可、配合和执行。随后再次受邀对支援武钢二院的华润集团两批次北京和徐州两支医疗队26名医护人员和武钢二院本部的技术骨干进行了感控培训,并对其本部ICU改建进行技术指导。每次进入红区,我都要加上对四层的巡查、指导,我们一起商量改进感控措施的落实。我们关系融洽又富有成效。现在已经一个月,这些人员仍不断刷新着他们“零感染”的纪录(天数)。

我的感控培训、指导走出了医院,走入了我们对口医院所坐落的青山区。在第一阶段工作里,我还对青山区厂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院、青山区6所养老院(收住辖区半数老人,约500余名)等单位的数百名医护、相关人员和白玉山街服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将最有效、最实用的感控技术输送给一线工作人员,打消他们对感染的恐惧,切实提高他们的防护和工作能力。厂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同事们在近1个月里接诊了100余名新冠患者、300多名疑似/密接患者,他们也在不断刷新着“零感染”的纪录。

同时在医疗一线,我还对我们医疗队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专科指导,扩大了我们队的医疗覆盖面并提高医疗质量。

休整阶段,感控不放松。为了确保“零感染”,根据驻地最突出的风险,我再次对我们驻地的物业、厨师、保安人员进行培训,扎牢医疗队感控篱笆。同时,每天关注武钢二院负责的四楼病区每个班次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和感控工作进展,帮助他们不断完善。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要用我学习掌握的知识,用我的行动全力战“疫”,为津汉医护人员和所有相关工作人员构筑多道安全的屏障,保卫武汉,护佑中华。

战斗还在继续,我和我的队友们要一起再次奔赴战场……

(九三学社社员、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高斌)

(责编:孙一凡、王浩)

推荐阅读

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本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