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报酬、无畏生死……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视患者如亲人……定不辱使命……”孔祥领、李孟芳、刘亚静、娄志杰、吕倩、张建国、王山艳、潘爽,滨海新区中医医院的8名医务人员,疫情发生后主动请缨,勇敢地奔赴战“疫”最前线,在他们这封“沉甸甸”的请战书上,不仅写满了坚定无悔的铮铮誓言和责任担当,更满载着他们浓浓的家国情怀和赤诚之心。
连夜组队 有志而去
疫情就是命令。2月9日凌晨,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接到派出6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的命令。随后,滨海新区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纷纷请战,凌晨5点,首批出征的6名医务人员集结完毕。
兵贵神速。从接到集结号令到整装待发,仅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这样的速度背后,是这些医务人员早早地做好出征准备,也离不开这些“白衣英雄”家人们的支持。记者了解到,首批出征的6名医务人员中有3名人员与家属同为滨海新区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娄志杰医生的爱人韩向莉是医院老年病科的医生,他们二人此前不止一次地向领导请缨。夫妻俩早就商量好,如果院里需要医务人员支援武汉,第一个报名,用自己的医学技能救治更多的患者,战胜疫情。
“我赴武汉支援,你在一线防控!”孔祥领医生与妻子李燕妮也是同在滨海中医医院工作。孔祥领说,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挺得出来,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李燕妮医生送别丈夫后,继续奔赴预检分诊值班。护士长王山艳“出征”的决定也得到了爱人石冰的支持,石冰是滨海中医医院放射科的医生,他对王山艳说:“我为你骄傲!家里的一切都交给我,不要有后顾之忧,保重!”
没有人生来勇敢,正因为被需要,他们才选择逆风前行,坚定地履行职责。他们体现着当代医者的仁心与担当,展现出逆风前行的大义与无畏。“决不能当逃兵,身为医务人员就应该在前线!”80后护士长李孟芳,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大大的力量!
作为急诊科的医务工作者,吕倩深知这场战“疫”的艰巨性,但她依然志愿加入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她说:“我不能忘记自己救死扶伤的初心和使命,要去一线贡献我的力量。”
2月15日凌晨,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又选派2名护士支援一线。“会有些害怕。”护士潘爽是一名90后,她说自己虽然会有些害怕,但前线需要,便也顾不上害怕了。
发挥优势 凯旋而归
在新冠肺炎治疗和后期康复阶段,中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武汉市江岸方舱医院,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几位具有中医资质的医生积极探索着中医治疗的方式。鉴于方舱医院中许多患者饮食多饱,失于运动甚至会导致大饱伤脾的现实情况,娄志杰嘱咐患者同时练习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健身气功,使患者开张肺气,提高心理适应机能,强化脏腑,“实施以来明显改善了患者在方舱医院里常常出现的焦虑、抑郁、腹胀等现象。”
90后的张建国是一名男护士,进入方舱医院后,他和其他几十位男护士组成了团队,发挥男护士的优势,主要承担搬运物资的工作。每天天亮的时候,病人的早餐会送到医院,他们就负责把这些盒饭、汤、粥等运送到护士站,再由护士分配给病人。“想到病人们能及时吃到早餐,我自己也觉得非常温暖。”张建国说。
“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生理和心理都能得到救治。” 刘亚静在江岸方舱医院中主要是上夜班。她分析,与白班相比,夜班的护理工作不算很多,却是病人焦虑烦躁等情绪比较集中暴发的时间,这样的不良心理状态甚至会加重他们的病情。“有一位阿姨出现胸闷等不适的症状,经过检查发现这些症状是她的心理压力较大导致。” 刘亚静在了解了这位病人焦虑的原因后,发挥了女性心思细腻的优势,对这位阿姨进行了耐心的安慰和劝导,并建议她多听听音乐、多运动等,转移注意力,使得她的紧张情绪慢慢得到了缓解。
自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行动践行了医者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记者 陈西艳 哈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