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获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奖一等奖 。记者 杜建雄 摄
在江夏方舱医院,新冠肺炎患者除了服用中药,中医医护人员还会给患者针灸、按摩,带领大家习练太极拳、八段锦,帮他们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在此次疫情中,张伯礼院士带领团队开拓了中医方舱医院,制定了中医药为主的救治模式,救治564例患者,实现0转重,0死亡的目标。项目组探索形成了中医药全过程介入疫情防治的科技攻关机制,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在昨天召开的科技奖励大会上,张伯礼院士领衔的“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与创新中药宣肺败毒颗粒研制”项目,荣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奖一等奖。
“通过这段时间的抗疫实践,更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临床流调、中西救治、新药研发、老药筛选、疫苗研制等都离不开科技支撑,科技攻关是战胜疫情最重要的力量。”张伯礼表示,“中医药在这次抗疫全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救治也成为了中国方案的亮点。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发掘中医药科学内涵、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候是处方用药的基础。在新的传染病发生后,中医介入首先要辨证。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张伯礼带领团队首次完成了多中心大样本新冠肺炎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项目组采用远程信息获取技术,在5个省市10家医院红区完成了1000余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学调查,明确 “湿毒疫”证候及病因病机,指引了治疗方向。
通过对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隔离点2000余例不同分期临床数据分析,张伯礼的团队首次总结了中医药对新冠肺炎临床疗效的特点和规律,有效指导了中医药全程介入,提高了临床疗效。
“特别是对于重症患者,在现代医学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药也可以见招拆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张伯礼非常欣慰。
在临床救治中,张伯礼带领团队建立了应对突发疫情中医药介入模式,形成了临床救治与科学研究协同攻关机制及应急状态下中药新药发现模式和关键技术。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经验和组分高通量筛选,成功研制了宣肺败毒方,入选国家推荐的“三药三方”,得到广泛应用。“宣肺败毒方,是中医古代的验方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张伯礼表示。(记者 张璐 杜建雄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