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国色天香牡丹园吸引八方游客

2020年05月05日11:32  来源:天津日报
 
原标题:京津国色天香牡丹园吸引八方游客

从蓟州城区向南沿着高速公路驱车35分钟,就来到了位于杨津庄镇的网红旅游打卡地──京津国色天香牡丹园景区,“五一”假期,这里吸引了京津冀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记者在景区看到,各项防疫措施非常到位。在园区入口,所有游客先要测温、登记、扫码并出示绿色健康码,全部达标后,景区工作人员给游客发放一个绿色标签,贴在衣服上(手上),成为购票、检票的标配;购票地点地上贴有每人间隔1.5米提醒标识,避免扎堆;景区实施单日游客限流措施。

进入牡丹园,只见各色牡丹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其中还有很多株高2米的300年以上的牡丹古树,盛开着各色花朵,吸引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念,或发手机微信朋友圈……

园区负责人魏颖告诉记者,整个牡丹园占地3000多亩,栽植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牡丹百余万株,还栽植了北方上千种珍稀树木、上百万株郁金香、百亩油菜花和精品菊花等,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大的以牡丹为主题的生态植物园。

记者看到,园区除了牡丹及各种花卉植物外,还开设了很多儿童娱乐观赏互动项目,有垂钓、划船、游湖等水上项目;还有羊驼、孔雀等萌宠小动物园区可供观赏。工作人员严格值守,一边热心服务,一边提醒游客不要扎堆,并对相关设施进行消毒。一辆蓝绿交织的小火车吸引了很多游客,为了防疫安全,40人的载客量仅乘坐20人。

蓟州区林业局局长金玉申介绍,2016年,蓟州区结合国家生态储备林工程,启动生态植物园建设,京津国色天香牡丹园是其核心区,2018年4月20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已成为了远近知名的景区。

牡丹园以花为媒、以节会友,深挖牡丹文化,做大“花海+”文章,打造集观景(花)、科普、生产、采购、婚纱摄影、餐饮、住宿于一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一位正在园区除草的工作人员欣喜地说,周边多个村的村民们都受益于牡丹园。首先是土地流转给牡丹园,每年有固定租金收入;第二是进入牡丹园打工,每天收入130元左右;第三是牡丹园内有不少油用牡丹,不但可观赏,还可进行深加工,带动周边村民们增收致富。

“结合牡丹园景区对外开放,杨津庄镇正在景区南侧的富民村、蒙福村兴建高端民宿,完善牡丹园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按照规划,将建成有300个房间的高端民宿群。”金玉申说。(记者 陈忠权)

(责编:唐心怡、王浩)

推荐阅读

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本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