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天氣驟冷,天津西青區各街鎮人大會議現場氣氛卻很“熱”:“社區離公交站最遠的小區,走路要10分鐘。如果公共自行車多一些,百姓出行會方便許多。”張家窩鎮京福裡社區居委會主任李娜代表說。“應該開建電動自行車充電車棚,目前不少員工騎電動車上下班,存車充電既不方便也不安全。”鎮人大代表、企業員工徐穎說。
代表們為啥這麼熱情?原來,繼去年將區級民心工程的候選項目拿到區人代會票決確定后,今年,西青區又將這一試點下沉到了街鎮一級人大的民生實事決策中。
“一年來,區級民心工程票決制讓我們嘗到了改革甜頭。2020年,我們決定在全市率先實現民心工程的區鎮街票決制全覆蓋。”西青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培芝說,西青區全區九個街鎮共征集初定民生實事候選項目129項,最終由各街鎮人大代表票決產生106項街鎮民生實事項目,預計投資19億元,主要涉及城市基礎設施、居住條件、醫療服務設施、環境整治、文化生活、企業服務等12個大類。
“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商量。一方面,項目由人大代表投票決定,代表們了解群眾的心聲﹔另一方面,票決出來的民心工程有很高認可度,群眾也願意積極配合支持政府工作。”肖培芝說。“民生實事,突出的是‘實’字,重點要解決百姓身邊事,讓群眾看到效果,享受成果。”張家窩鎮人大主席宋浩茹說。
“票決制只是個開頭,更關鍵的是民生事要有頭有尾,決定了的事就要落到實處,形成閉環。”西青區人大代表張翠華說,票決后,要監督項目實施,項目結束后,還要評估考核。在2019年民心工程征集過程中,張翠華將群眾呼聲較高的安裝充電樁項目報了上去,納入民心工程候選項目,最終全票通過。如今,西青區已有381個居民公共充電樁和兩座智能充電車棚投入使用。
票決后,區政府第一時間進行時限分解、進度分解、任務分解,實行項目化管理、精細化控制。“鎮裡也如此。鎮人大常委會將建立以人大代表為主體、專業人士參與的評估小組,對項目實施情況定期調研監督。”宋浩茹說。
經過一天半的熱烈討論,51名張家窩鎮人大代表對12項候選項目差額投票,按照10%的差額比例最終確定了10項民生實事,其中增加公共自行車站點、提升和改造電動自行車充電車棚兩個項目全票通過。“民生大禮包裡都有些啥,是咱們人民代表商量出來的。”李娜說。
本版制圖:郭 祥
《人民日報》( 2020年01月14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