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八仙山護林員見証大山變化:做一輩子看山人

2020年01月28日12:35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做一輩子看山人

天津八仙山上的積雪還未消融,護林員朱金保的除夕又一次在聚仙峰站度過。朱金保介紹,八仙山上有6個森林防火管理站,共有30多名護林員,防火護林巡視和保護區動植物監測是他們每天的工作內容。“我待過4個管理站,條件最艱苦的還是聚仙峰站。不過現在還有三個同事與我並肩作戰。”

“干這行,最重要的就是‘眼勤身勤’,眼珠子得好使,腳也得跟上。”朱金保說,“山裡春風強、農活多,春天防火任務最緊急,我們需要兩人搭伙兒巡視。”

“快來進屋坐!”山頂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屋,記者跟著朱金保來到屋裡,他把背包往灶台上一放,從裡面掏出香菜、青菜、黃瓜、花生米、調料、一棵大白菜、一塊豬肉,這是他一周的口糧,外加幾十包治腿的湯藥,小小的灶台被堆得滿滿當當。

朱金保卸下護膝,捶了捶腿。他說:“現在的條件好了很多,通了水、電。過去,水都得自己背上來,一周50斤用起來精打細算,早上的洗臉水晚上留著洗腳,水比油都金貴。”

朱金保指了指灶台旁的米和油,“這都是我的小兄弟劉磊一次性背上來的。”朱金保口中的劉磊2017年來到八仙山,2019年冬天開始駐守聚仙峰。

32歲的劉磊坦言,護林員的工作確實比想象中要辛苦,但這份辛苦卻不為人知。“大家以為我們就是沒事在山裡轉轉,其實沒那麼簡單,有時候不僅辛苦,還有些危險。”

朱金保指著屋裡的一面牆說:“這過去都被雷擊過,閃電把牆劈開了一個大洞,人都能鑽過去。有一次,火球眼看著從窗戶進來,把電視拽到了地上,我的頭發唰得一下就被吸起來了,電話線也被擊成了一節一節的。”

記者聽得津津有味,已經忘了尋“仙”的事。“走,出去看看!” 朱金保“一聲令下”,記者回過神來。隻見他套上工作服,扶著峰頂欄杆,開始“指點江山”。

“看那邊山上,過去樹都砍得光禿禿的。山裡的村民靠山吃山,有放牧的,有鑿山挖石的,那時候下的雪都是黑的。這些年政府在努力修復礦坑,粉塵少了,雪也白了。”像朱金保一樣在八仙山工作的護林員們見証了大山的變化。如今,護林員們在巡山時,還會格外留意珍稀的動植物,並一一記錄在冊。

1995年11月,國務院批准八仙山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8年9月,天津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包括天津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內的天津北部薊州山地丘陵區被劃定為水源涵養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保護紅線。

望著眼前綿延的群山,朱金保滿眼笑意:“老百姓稱我們是‘看山的’,我們也樂意擔這個名頭,做一輩子看山人。”(記者栗雅婷、宋瑞)

(責編:張靜淇、王浩)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