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忠張國清視頻連線檢查全市發熱門診醫療救治工作

2020年02月05日10:38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全力守護好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月4日上午,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與我市救治定點醫院和47家發熱門診醫院負責人進行視頻通話,詳細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患者救治、門診接診治療等情況,現場研究會商、協調解決重點問題,對進一步做好全市醫療救治、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李鴻忠、張國清隨機視頻連線薊州區中醫醫院、薊州區人民醫院、寧河區醫院、寶坻區人民醫院、寶坻區中醫醫院、武清區第二人民醫院、南開區中醫醫院、市第三中心醫院、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發熱門診醫院負責人,詢問檢查涉農地區和基層發熱門診醫護力量配備、門診室和隔離病房配置、近期接診留觀和排查確診等工作,聽取了有關新定點醫院籌備、中西醫結合診治和赴鄂醫療隊開展工作等情況。

  李鴻忠、張國清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和防疫人員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李鴻忠指出,全市上下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要求,把醫療救治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廣大醫務工作者承擔著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神聖職責,是護佑患者健康的白衣天使。當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這是對廣大醫療戰線工作者精湛醫術、高尚醫德的一次重大考驗。要深刻認識白衣天使的職責使命,堅決扛起責任擔當,不畏艱險、勇挑重擔,以極端負責的精神和對患者的赤誠大愛為戰勝疫情英勇奮斗。

  一是立足於打大仗、打硬仗,堅決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加快全市備選隔離點、備用定點醫院建設布局,保証充足的觀察隔離空間、醫療救治資源和醫護人員力量,做到就近就醫、及時就醫、有序就醫,確保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二是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按照“四集中”原則,統籌全市醫療機構和衛生資源,調配精干力量,實行一人一策、科學施治,盡最大努力救治患者。

  三是嚴格執行診療規范。嚴格梳理排查薄弱環節,加強整改落實,在規范操作上嚴上加嚴、細而又細,堅決堵塞留觀、檢測、排查、救治過程中的漏洞,切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四是強化醫療救治的服務保障。嚴格院內防護設備和防護措施落實,合理安排醫護人員倒休,給予醫護人員及其家屬更多關心關愛和心理疏導。嚴格按照國家診療規范,強化醫護人員、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培訓。

  五是加強集中統一指揮。各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和相關醫療防疫機構要堅決執行市防控指揮部的軍令、戰令,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擔負起“前線指揮”職責,做到成竹在胸、忙而不亂,全面掌握本單位病例情況,科學冷靜分析研判,及時有力組織調度,確保各項救治工作有條不紊、緊張有序。

  會議對做好當前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五項具體要求:第一,進一步提升海河醫院接診能力,加快海濱人民醫院、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津南醫院(新址)救治定點醫院建設,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確保醫務人員到位、醫護條件到位、防護物資到位、生活保障到位、封閉管理預案到位。第二,按照每個發熱門診醫院配置不少於3間診室和20間病房的標准,抓緊改造提升。在16個區和8家市級醫院新建發熱門診,增加全市二三級醫院發熱門診數量,保障市民及時就近就診。第三,加大重點醫療物資供應支持力度,確保精准分級分類使用,切實保障一線醫護人員防護需求。第四,做好醫療廢物轉運處理,嚴防二次污染,強化醫療機構院內管理。第五,嚴格執行戰時總醫院機制,全市集中統一調配醫療場所、醫務人員、醫療設備、藥品物資。

  市領導李毅、於立軍、曹小紅參加。(記者 魏彧 於春灃)

(責編:張靜淇、王浩)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