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天津市寶坻區總工會常務副主席孫雅梅指導工作人員再三核對一份757個地址的名單。“這周的配送名單又增加98戶,周五開始配送,大家一定要仔細再仔細。科學合理規劃配送線路,把新鮮的愛心菜及時送到每個一線醫務人員家裡。”
連日來,醫務人員長期在一線值班,幾乎沒有閑暇時間外出購物。寶坻區總工會給一線醫務人員下發需求調查表,收集匯總后了解到,大部分醫務人員的需求是生活必需品,如米、面、蔬菜等。從上周起,區總工會為一線醫務人員家庭送菜。
600多戶一線醫務工作者每家一箱蔬菜,總數就是11噸。這在平時,對於寶坻區總工會來說,應該不是個事。但在疫情防控時期,難度不小。首先是貨源難找。寶坻鬧疫情,外地供貨商不願意為寶坻供貨,老百姓吃的菜基本靠本地菜農供應。“絕不能從老百姓的餐桌上搶菜,11噸的慰問蔬菜必須外購。”工會干部踏破鐵鞋,在區蔬菜批發市場發現兩家門店尚在經營,其中一家是一手批發商,疫情發生前一直從山東壽光往寶坻調貨。熱心的老板明白來意后,拿起電話就和壽光蔬菜供應商聯絡,沒想到,對方一聽是寶坻要貨就猶豫了。一旁的工會干部聽得著急,一把搶過電話,幾乎哽咽著向對方介紹情況,說這是要送給一線醫生護士的愛心菜,請對方無論如何幫幫忙。供應商被感動了,答應送菜,但隻能送到靜海高速口附近。早上採摘收割,上午發車,轉經靜海重新裝車,到寶坻已是半夜12點。
菜有了,分裝又成難題。15個品種的11噸蔬菜,平均分裝到659個包裝箱裡,工作量巨大。而此時,區總工會大部分工作人員在各個小區和卡口值守,能到崗分菜的隻有4人,合作蔬菜批發店的員工,也因為疫情絕大部分被封閉在周邊村庄。定好送菜的日子不能變,菜品更要保新鮮,工會負責人決定全員發動找人幫忙。於是,姐夫、小舅子、發小、同學等等,工會干部們把能找來的親友全找來了。凌晨1點鐘,包裝箱到貨,20多人搬運、稱重、裝箱、封箱、裝車,抬頭時,天已大亮。
送菜比分裝更困難。659名一線醫務人員分布在全區幾十個小區,總共三輛送菜車,車和人不能進小區,怎樣以最小工作量和最短時間把菜送到呢?提前規劃、提前聯系是關鍵。往往剛到一個小區,志願者已開始聯系下一家。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黨組書記王素艷和志願者一個小區一個小區地跑,一家家地送。很多家屬看到工作人員提著菜箱在寒風中等候,感動得說不出話來,有的家屬走出很遠還轉過身來鞠躬致謝。(記者 劉連鬆 高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