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忠暗訪檢查重大項目建設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

2020年02月28日11:13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李鴻忠暗訪檢查重大項目建設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

27日下午,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暗訪檢查我市重大項目建設和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李鴻忠強調,全市上下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精准分析把握我市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決做到“加強疫情防控這根弦不能鬆,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要抓緊”,安全有序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和企業復工復產,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戰並重”,努力實現“雙勝雙贏”。

李鴻忠一行首先來到位於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的長城汽車天津哈弗分公司,經過自我介紹和接受體溫檢測后,在企業有關負責人的陪同下,走進企業總裝車間,認真察看車輛裝配、機能檢測等生產線。企業負責人介紹,長城品牌SUV等車型市場空間較大,去年銷量逆勢增長。在市和開發區有關方面的積極協調下,企業已於2月18日復工,目前防護物資較為充足,產業鏈相關配套企業已開工復工。同時,也面臨著企業返崗人員不足、4S店返工率不高等問題。李鴻忠囑咐隨行的工作人員逐一記錄企業反映的問題,要求市、區立即研究,加快推動解決,積極為企業提供更加周到細致的服務。在“長城之家”公寓,李鴻忠走進職工餐廳,察看防疫措施落實情況。餐廳地上鮮明標記排隊間隔線,員工們正在有序領取盒飯拿回宿舍分餐。李鴻忠對企業採取的錯峰取餐等管理舉措給予肯定,要求企業把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作為復工復產的首要前提,加強宿舍、食堂、公共區域等消毒衛生,減少人員聚集,切實保障員工安全健康。

位於東麗區的東郊污水處理廠及再生產水廠遷建工程總用地42.23萬平方米,是目前亞洲最大半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廠區綠化與南澱郊野公園景觀融合,污水處理能力達到60萬立方米/日、再生水處理能力達到10萬立方米/日。李鴻忠專門來到項目建設現場,詳細察看污水處理高效沉澱池等建設情況,深入了解工程建設疫情防控舉措,詢問還有哪些問題影響施工進度。項目負責人介紹,目前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措施已通過相關部門驗收,返崗共有200多名員工,下一步將繼續組織更多工人有序返崗,力爭把疫情對工程進度影響降到最低。聞訊趕來的市城投集團負責同志反映說,目前我市開工建設項目還存在勞動力信息不夠暢通問題,不能及時全面了解外地重點用工地區的分區分級情況和用工健康信息,未能很好地實現精准高效的用工需求對接。李鴻忠強調,要迅速研究對策措施,加快問題整改,加強與相關地區的勞動力健康信息共享,開通“點對點”包車,多措並舉解決好外地員工返崗問題,有效滿足用工需求,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李鴻忠在檢查中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堅定信心、咬緊牙關,抓緊抓細抓實疫情防控工作,精准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切實做到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兩促進。要督促企業和施工單位擔起主體責任,落實最嚴格的疫情防控責任制,確保日常防護培訓、清潔、消毒、通風、健康報告等工作不落空。深化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嚴格封閉式管理,牢牢守住社區、企業“兩點一線”和家門、廠門“兩扇門”,既有力有序復工復產,又嚴密周密加強疫情防控,做到科學防控、精准防控。充分發揮幫扶工作隊作用,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和項目建設中配套、用工、交通等實際問題,以實打實、硬碰硬的務實舉措,服務保障企業恢復產能、項目加快進度。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加強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管理,嚴防安全事故發生,確保重大項目建設質量。

市領導李毅參加。(記者 魏彧 於春灃)

(責編:唐心怡、王浩)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