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學王洪萍:統籌做好重大疫情防控中教師的教學工作

2020年03月09日13:41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教育部已經下發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為保障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學校紛紛推出遠程在線教育,幫助教師實現了線上教學,但同時也讓教師面臨著由線下課堂向線上遷移的新挑戰。如何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教師線上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成為各學校和教師目前關注的問題。

統籌規劃,保障教學秩序

學校應統一制定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實施方案,合理調整、統籌安排春季學期課程教學計劃,並因地制宜組織教師開展在線教學,明確授課內容、課程安排和授課組織形式。同時,強化組織領導,做好教師管理與教學工作,並加強責任擔當,將情況摸排、信息統計、教學准備等各項工作落實到人。統一部署教學部門制定全面具體且可操作性的在線教學預案,以確保線上教學秩序、完成教學任務、保証教學質量。要將教學任務細化,向下級教學單位布置教學任務有序且簡化,為線上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加強與線上平台對接,做好教師培訓

為了保証在線教學的順利實施,教學部門應結合線上教學平台和各校實際,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推薦篩選穩定可行的教學平台,並提前與平台溝通,適時組織開展教師遠程教學及信息技術能力在線專題培訓,明確培訓內容、時間與形式,確保教師有序開展教育教學。要求任課教師做好新學期課程線上教學准備,引導授課教師提前熟悉、了解平台使用方法,及時解決教師在平台使用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確保培訓方案落到實處。加大對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培訓力度,落實相關配套措施,為教師科學高效開展線上教育教學提供支撐和保障。

關注教師心理,為教師減壓

學校應充分考慮教師的雙重身份,時刻關注教師心理狀態,指導教師做好自我調適,理性應對疫情,客觀看待線上教學。教師尤其年紀較大的教師從教室走到網絡課堂這個不熟悉的環境,勢必會有焦慮緊張的情緒,各教學部門應合理安排教學任務,並斟酌對課堂的督察方式,確定一種切實可行的線上課堂監督體系。建議學校開設針對基層教師的心理咨詢熱線,通過心理網絡咨詢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

觀摩交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校內專家、教授及骨干教師應積極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組織開展示范課觀摩活動,指導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網絡教學。利用網絡教學平台,增進教師之間交流與學習,向其他教師分享線上教學經驗技巧,推動教師在線教學能力和素質提升,促進青年教師成長,提高線上課堂教學質量。

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教師素質

做好線上教學工作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與擔當。疫情期間,教師更應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養,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為人師表,樹立良好師風,注意課堂中自己的言辭,營造風清氣正的線上育人環境。教師要積極參與線上教學,認真鑽研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養,高質量完成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課程中要向學生明確在線課堂要求、在線教學課堂紀律和學生學習評價等管理措施,並與課程平台建立教學質量保障聯動機制,了解學生在線學習情況,以保証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

關愛學生,加強人文關懷

在這個特殊時期,教師在線上授課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外,還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關注學生的學業進展和身心健康,了解學生在學習、就業、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和需求,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目前面對的困難和挑戰。要多渠道向學生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對學生進行健康理念和自我防護教育。關愛學生,將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責任教育融入線上教育中,使線上教育有溫度。時刻不忘明理養正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切實履行教師的神聖職責,主動肩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 

(責編:孫一凡、王浩)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