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克服疫情影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軌道,實干,是最質朴的方法論。
“實”字當頭,“干”字為先,決不能浮在面上做工作,而要把各項工作深化開來、深入下去,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積極有序引導企業實現復工復產,讓各行各業動起來、忙起來。我市出台惠企“21條”、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7條”,實施工作組駐企服務,主動解決問題、服務企業,這些關鍵時刻的關鍵之舉,勝過千言萬語。實行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用政策,已減免64.13億元,惠及15.41萬戶企業﹔9家銀行向53家重點企業發放優惠貸款超48億元﹔462戶小微企業已獲批延期繳納稅款12.78億元﹔實行中小企業房租“免3減3”,預計減免房租超過10億元﹔採取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服務,已運送農民工16.6萬人次……一系列雪中送炭的政策措施,幫助企業在“搶進度、趕時間、補損失”中跑得更快更穩,體現對“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理念的執著堅守。
對沖疫情對經濟影響是一次“綜合大考”,要交出一份“高分答卷”,就不能僅憑一腔熱血,而是既要立足實際,在政策執行上有力度,在服務企業時有誠意,也要不斷創新思路,在方法上講究靈活運用、精准出擊。拿服務復工復產來說,需疏通“堵點”,補上“斷點”,圍繞企業需求精准施策。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針對企業融資、社保政策、用工指導等問題開展線上直播課程,形成科技和金融服務的“政策包”、“產品包”,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天津海關通過實行“服務+監管”工作模式,改變定時定點的查驗模式,提前與出口企業溝通各環節對接時間,保障通關“零延誤”……
難題隻有在實干中才能破題,辦法隻有在實干中才能辦成。把各項政策措施抓實抓細抓落地,營商環境金燦燦的成色,必將激發創新創造的強大動能,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強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