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迎新村:爭做鄉村振興“排頭兵”

2020年03月30日11:47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爭做鄉村振興“排頭兵”

  紅馬甲是“戰服”,測溫槍是“武器”……迎新村疫情防控卡口,一面鮮紅的黨員志願先鋒隊的旗子高高飄揚,身穿紅色馬甲的志願者們忙碌著。這是兩個多月裡,坐落在津南區小站鎮南部的這個小村子的日常。

  58歲的村兩委“一肩挑”鄭玉清也在紅馬甲中,嗓子嘶啞著和記者打招呼。戰“疫”打響后,每天帶隊巡控成了他“雷打不動”必干的事。“疫情沒有結束,防控一刻都不能鬆懈!”鄭玉清結束前一晚的夜間巡控,回到家時已是凌晨時分,巡控中發現的兩名湖北返村人員被妥善安置到了隔離點。

  “疫情嚇不倒共產黨員,它隻能讓黨員群眾的凝聚力變得更強!”

  戰“疫”沖鋒號吹響后,迎新村迅速成立了一支志願者先鋒隊,62名共產黨員帶頭沖鋒在最前面。“原有的37個村民代表小組戰時轉變為黨員全覆蓋的迎新村疫情防控應急小組,2個小時內,就可以對村子裡632戶村民全部排查一遍。”這就是“迎新速度”,村民們豎著大拇指稱贊。

  一心向黨,戰斗在一線。戰“疫”中,不怕苦不怕累的年輕人堅守卡口執勤,4名表現突出的“小年輕”主動向黨組織靠攏,遞交了火線入黨申請書。不能值守卡口的老人,也不甘閑在家裡,要麼捐款捐物,要麼主動請纓參加村子的日常巡控。

  “黨對咱有恩,關鍵時刻就得迎難而上。”40歲的村民錢錫華,在鄭玉清眼中是一個能吃苦耐勞的女人。多年前,因為丈夫身體不好,兒子上學,錢錫華的家庭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多虧黨的政策,村裡的扶持,日子越過越有盼頭。”如今,錢錫華的兒子上班了,生活變好了,她一心想著要回報黨,回報村裡。錢錫華加入了黨組織,戰“疫”期間,她和兒子曹久坤每天輪流值守在卡口一線。

  疫情防控不鬆懈,經濟發展也不能鬆勁。“讓全體村民真正得到實惠”,是2013年鄭玉清擔任“一肩挑”以來,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如今,迎新村村民不僅每人每年都有5000元的分紅,60歲以上的老人還能享受700元的養老補助,村民子女考上大學的還能得到村裡給的7000元助學金……“實惠”是實實在在的。

  “今年,迎新村的重點工作是和北京中環易達設施園藝科技有限公司一起建設農村新型集體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園。”疫情期間,這項工作推進也沒停下,視頻會溝通了很多次。“爭做鄉村振興的排頭兵,不把迎新村建成鄉村振興的‘標杆’決不罷休!”鄭玉清干勁十足。(記者 張清)

(責編:李  丹、王浩)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