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保障、企業復工復產、校園疫情防控……津沽大地的各行各業,處處活躍著政協委員忙碌的身影。一個個飽含愛心和責任的身影,如同點點閃爍的熒光,在這場“疫情大考”中展現出動人的光彩,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委員的責任和擔當。
隻要在崗一天 就要當好守夜人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之際,濱海新區政協副主席、區應急管理局局長單玉厚又多了一重身份──濱海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物資保障組組長。從大年初二開始,單玉厚就“連軸轉”,奔波於辦公室和應急指揮一線,“24小時在線”是他的工作節奏。
物資籌集、調運、分撥的每個環節,單玉厚都逐項親自督辦,幾乎天天睡在值班室,每每半夜接到電話就立馬出發。他跑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幫忙協調解決用工、原料和供貨困難,推動企業滿負荷生產。他和大家一起全面分析假期延長、企業復工、趕產擴能、用工不足等可能帶來的影響,超前開展企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督導檢查工作,在保障防疫物資充足的同時,為復工企業提供最大幫助。
連續多日高強度工作,30多天沒回家吃頓可口飯、睡個安穩覺,單玉厚這個曾駕駛過轟炸機的硬漢倒下了。這一天,離他退休隻剩一年多時間。3月5日,市委追授單玉厚“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人民滿意公務員”稱號。“我作為老黨員,理應沖在前邊,這是戰時狀態該有的素質!”“隻要在崗一天,我就要當好黨和人民的守夜人。”單玉厚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臨危受命 緊急復工復產
從今年1月起,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消毒產品消耗巨大,亟需企業生產。大年初一,全國政協委員、無黨派人士、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副院長劉紅光臨危受命:“企業需要馬上復工復產消毒產品。”二話不說,劉紅光第一時間利用電話會議召集各有關方面,並通過院黨委集結全院力量,啟動緊急生產方案。
做好企業內部疫情防控、動員放假在津工人到崗加班、調配原材料保障生產……大年初二,劉紅光帶領下屬全資子公司天津正達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復工,緊急生產84消毒液。“公司車間連軸轉,人歇機不歇,加班加點生產,盡最大可能供給市場。”劉紅光說。到大年初三上午,紅橋區需要的96噸消毒液就完成生產並送到了各街道。之后,在得知寶坻區百貨大樓發生聚集性疫情后,劉紅光主動與有關單位溝通,緊急調撥18噸消毒液發往寶坻,緩解疫情防控燃眉之急。在集團公司黨委的協調支持下,近千噸84消毒液全部用於捐助,特別是為湖北武漢雷神山醫院、武漢大學醫院及附屬醫院等捐助消毒液300多噸。
用心用情 守護留校學生
疫情期間,如何讓留校學生在校園裡度過一個特別的“假期”?市人大代表、河西區政協常委、微山路中學校長溫玉芳用自己的責任和擔當,用愛心和熱情,為學生們筑起了一道鋼鐵防線,讓該校400余名新疆內高班留校學生感受到別樣“溫暖”。
1月30日14點,微山路中學升級防控措施,啟動全封閉管理模式。在封校之時,一支由校長溫玉芳帶隊、30余名干部教師和工作人員組成的特殊后援隊走進了封閉區。“孩子們,別擔心。未來的每一天,我們都將與你們在一起。”溫玉芳說。隨后,她與后援隊其他成員一起統籌規劃、科學安排,明確留守人員分工,詳細部署封閉區域內的各項防疫與學生管理工作。測體溫、通風、清潔、消毒、准備食宿、輔導功課、安排運動……每一天,溫玉芳都在馬不停蹄中度過。與學生們同吃同住,飯前提醒學生洗手、合理飲食﹔睡前登記學生體溫、做好備案。嚴格的防控措施確保了在校學生零感染。看著學生們臉上重新浮現的笑容,溫玉芳欣慰地說:“隻要學生們身體健康、心情愉悅,我們付出再多也值得。”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全市廣大政協委員飽含“為國履職、為民盡責”情懷,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和救治一線,在各自崗位上各展所長、各盡其能,把履職答卷寫在了疫情防控主戰場上。(記者 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