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正在防疫值班,村兩委都在外頭呢,咱明天採訪成不?”電話打通,那頭的天津東麗區胡張庄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寶玲問。
胡張庄村地處城郊,上世紀80年代流傳一句順口溜:蘆葦蕩、鹽鹼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張庄。誰也想不到,那個年代從山東嫁到胡張庄的“外來媳婦”楊寶玲,如今成了1526名村民的帶頭人。上世紀90年代,胡張庄村利用鹽鹼地種植葡萄。2006年,楊寶玲當選村委會主任,在她帶領下,葡萄銷路越來越寬,去年葡萄種植人均純收入2.8萬元。逢年過節,村民每人都會收到1000元過節費,考上大學的學子有1000元到3000元的獎勵,60周歲以上的老人過生日時還有生日蛋糕。
楊寶玲一心為大伙兒,老百姓也信任她。2018年,楊寶玲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第一次就提交了統籌規劃農村零散集體建設用地的建議。楊寶玲調研后認為,由於集體資產家底薄等原因,很多村庄舍不得為基礎設施“輸血”,農作物種植“看天吃飯”,導致抗風險能力差和田地減產、農民減收的惡性循環。
為此她建議重點加大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扶持力度。楊寶玲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非常重視她的建議,有關部門也多次來胡張庄村調研。“去年村裡建起了41個葡萄溫室大棚。雖然數量不多,但反季節種植、‘錯位’競爭的示范效應明顯。”楊寶玲說,“作為人大代表,去年一年我沒白忙乎。”
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楊寶玲履職自然離不開這片土地。作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寶玲帶領村民奔小康﹔作為人大代表,她更關注鄉村振興方面的情況。“咱不能隻盯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得把腳印烙在田地裡,發掘有普遍性的‘三農’問題。”
“去年葡萄大豐收,但感覺沒往年那麼好賣了,為啥?”楊寶玲跟記者念叨,“一方面產量大,導致銷售壓力大。另一方面傳統銷售模式跟不上,咱們得多條腿走路。”咋辦?楊寶玲下了功夫:村裡種植大戶王長喜和下游廠商合作深加工葡萄酒,很快就賣光了。楊寶玲跑上門把產業鏈問了個一清二楚,又北上東北、南下湖南,回山東娘家、走本鄉本村,跟村民干部聊實情、問實底。
“鄉村振興、合作社、專業化路子走對了,但是農民還需要學會網絡營銷,把農產品精准銷售到城市餐桌上。”60歲的楊寶玲學起新東西一點兒不含糊,“您看,這是咱們自己的新媒體平台、原產地認証。國外有周末市集,農民賣優質農產品,既能增收,也能打品牌。咱們也得學學。”楊寶玲記了厚厚一本子,“今年我打算提條建議,如何用好各種政策,給優質農產品銷售打開更大空間。”楊寶玲說。
這位大姐不簡單(記者手記)
走近楊寶玲大姐,發現這位農民出身的全國人大代表真不簡單。
她有句話給我印象很深:“得把腳印烙在田地裡,發掘有普遍性的‘三農’問題。”面對鄉村振興帶來的農村大發展,楊大姐高興﹔面對發展帶來的新問題,她也在用心琢磨。跳出一村一地的局限,用全國人大代表的視角去思考問題,撰寫議案建議,折射出基層人大代表參政議政水平正不斷提高。
《人民日報》( 2020年05月08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