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田變水田 天津小站稻擴種至80萬畝

2020年05月22日14:12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旱田變水田 小站稻擴種至80萬畝

眼下正式進入小站稻插秧季,全市10個涉農區都在忙著擴種小站稻。今年全市小站稻擴種到80萬畝,不少村庄紛紛把旱田改為水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增加農戶收入。

連日來,在東麗區華明街永和村稻田,這裡每天出動4台大型插秧機,機聲隆隆地忙著在水田裡插秧作業,隻見一行行秧苗被筆直地栽種在稻田裡,一片新綠……

水稻承包種植大戶劉和義望著插秧的稻田,滿臉歡喜。今年他承包了1600多畝耕地,去冬今春,他組織人力挖溝挑渠、鋪設涵管、旱田改水田,一次性拿出了近百萬元投資。

劉和義為啥如此不惜血本?

原因是最近兩年,天津優質小站稻特受市場歡迎,售價比普通糧食品種高,經濟效益好,讓老劉充滿信心。另外,各級政府對種優質小站稻積極扶持幫助,更讓他吃了定心丸,心裡非常踏實。

跟劉和義一樣, 村民張寶秋也承包了400畝旱田,全面改種小站稻。

要想種好小站稻,干淨的水從何而來?

永和村地處東麗區東北部,北靠金鐘河、永定新河,南靠塘沽北塘排污河。過去因為環保不得力,從上游來的河水污染嚴重,根本不能澆灌農田。“最近幾年,經過政府部門積極治理,周邊河道的水逐漸變得清澈干淨起來,現在完全可以用來澆灌稻田了。改善生態環境,特別造福我們農戶!”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韓貴歧笑容滿面地說。

為幫助承包大戶種好小站稻,東麗區、街、村全力支持,提供優質稻種,並聯系在寶坻等地進行工廠化基質育秧,確保了秧苗質量﹔農技人員深入稻田進行指導,並提前聯系好插秧機,搶抓當前農時,適時插好秧苗。

韓貴歧說,過去由於種旱田,村裡的耕地承包費較低,承包戶收益也不高﹔現在改為水田種小站稻后,因為看好小站稻的良好效益,承包費提高了,村民們也受益了。

區農機服務中心徐罡說,由於大面積連片種植小站稻,為機械化生產創造了條件, 永和村2000多畝小站稻不但全部實施機器插秧,金秋收獲時節還將全部用收割機收獲,不但快速,而且還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從而降低了小站稻的生產支出。

“我們今年還將在稻田裡開展立體養殖,放入河蟹苗、魚蝦苗等,不打農藥,生產綠色優質小站稻和綠色優質水產品,一田兩用、一水雙收。”劉和義笑著說。(記者 陳忠權)

(責編:唐心怡、王浩)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