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中醫臨床最常應用的藥品之一。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是一種補益中草藥。生甘草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調和諸藥性﹔炙甘草能補脾益氣。
南朝醫學家陶弘景將甘草尊為“國老”,並言:“此草最為眾藥之王,經方少有不用者,猶如香中有沉香也。”“國老”,即帝師之稱。把甘草推崇為藥之帝師,其原因正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釋:“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甘草作用諸多。用於氣喘咳嗽,可單用,亦可配伍其他藥物應用。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湯,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湯等。另外,風熱咳嗽、風寒咳嗽、熱痰咳嗽亦常配伍應用。
甘草天生性甘平,藥性和緩,與寒熱補瀉各類藥物通用,能緩和烈性或減輕毒副作用,有調和百藥之功。縱觀抗疫藥方劑,多用清解祛濕之品,藥性稍顯峻猛,甘草調和諸藥是抗疫方劑中頻繁上鏡的原因之一。甘草本身亦有潤肺止咳、祛痰生津之功,清熱瀉火解毒之效,可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瘡毒等。能緩解疫情中多發症狀也是其在抗疫方中受重視的又一原因。
現代藥理學發現,甘草有抗炎和抗變態反應的功效,因此在西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緩解咳嗽,祛痰,治療咽痛喉炎。甘草可提取甘草甜素,還可提取甘草甙或甘草次酸,這些成分有去氧皮質酮類作用,對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劑還能促進胃部黏液形成和分泌,延長上皮細胞壽命,有抗炎活性。甘草的解毒功能,主要是甘草酸分解的葡萄糖醛酸與毒素發生反應的結果。
實驗証明,甘草及各種制劑能消除或降低氯化銨、組織胺、水合氯醛、苯砷、升汞的毒性﹔對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甘草經水解后可釋出葡萄糖醛酸與含有羥基或羧基的毒物結合解毒。此外,甘草甜素對毒物有吸附作用,其解毒作用與吸附率成正比關系。與藥用炭一樣,在胃內吸附毒物,減少毒物吸收而起到解毒。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次酸在體外對金葡菌、結核杆菌、大腸杆菌、阿米巴原虫及滴虫均有抑制作用。甘草次酸在試管內能增強小檗鹼抑制金葡菌的作用。甘草制劑對多種皮膚炎症及皮膚過敏性疾患均有一定療效,如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濕疹、皮炎皮疹等。用於眼科治療疱疹性結膜炎、鞏膜炎、急性虹膜睫狀體炎等亦取得較好療效。對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一定效果。此外,甘草還具有抗潰瘍、抗炎症、降血脂以及鎮痛、解痙等功效。
新冠病毒本身不會直接導致組織器官損傷,但病毒在繁殖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損傷靶向器官比如肺部,導致呼吸衰竭。科研人員及臨床醫生迫切想尋找一個物質,既能夠抗炎症風暴,又不抑制免疫,最后找到了甘草酸,也為緩解此次疫情症狀作出了貢獻。
(作者系北京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王紅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