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玲代表發言 記者 杜建雄 攝
5月16日,天剛蒙蒙亮,楊寶玲就到村裡的2000畝葡萄園忙活起來。
“葡萄授完粉了嗎”“今年長勢咋樣”“馬上開兩會了,鄉親們有啥心願需要我帶到會上去”……今年63歲的她,既是全國人大代表,也是東麗區華明街胡張庄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還是天津濱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這些身份,讓楊寶玲天天忙得腳不沾地:“可沒白忙活,2019年是我們胡張庄的豐收年。”
玫瑰香葡萄是胡張庄的“一村一品”,幾十年的種植,創出了良好的口碑,可如何讓產業持續興旺?楊寶玲坦言:“種植葡萄就是創業發展,要抱團取暖。”葡萄成熟季,她帶著班子成員到處尋找銷路,最終帶動銷售葡萄30余萬斤。
“就得多條腿走路,以后還要創品牌、進超市,讓農戶增產又增收。”她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天津一直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胡張庄就是搭上了農村城鎮化的快車,全村人搬進新城鎮,住進了新社區,現在村民都念叨:“就得跟黨走,隻有讓黨的好政策落地生根,才能一塊兒享福!”
“我知道,土裡刨食很難刨出‘金娃娃’,要想帶領村民奔小康,還得另辟蹊徑。總書記有個‘中國夢’,其實我也有個‘胡張庄夢’,那就是建成‘胡張庄田園綜合體’,將胡張庄村打造成花園、果園、樂園。”她說,如今,在市、區的大力支持下,已經基本完成規劃。從今年開始,將定位天津都市田園客廳、田園文化新地標和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先行區,聚焦農、文、學、養、游五大核心產業,通過發展田園度假、親子研學、現代農業、文化體驗等新興產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服務均等化……胡張庄村的發展變化,就是天津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摘掉“窮帽子”的胡張庄,不僅自己用好“鄉村振興”這把金鑰匙,還主動與天津對口幫扶的甘肅省甘谷縣禮辛鎮尉坪村簽訂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協議。
“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她篤定地說。(記者 李國惠 杜建雄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