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打造“立起來”的數字產業園

2020年06月20日10:41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打造“立起來”的數字產業園

6月初,走進位於河西區新八大裡的網信大廈,京東智能溫感篩查系統屏幕上,每天進出人數、體溫等信息一目了然,隨著樓宇入駐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半天檢測人數已達1500多人。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是僅用了半年多的時間,近5萬平方米的網信大廈就完成了八成的出租率。這樣的效率連“房東”中冶置業也沒想到。

截至今年4月,京東雲、中國軟件、中電建設、航天長峰、中津雅寧、津貿通、界面新聞等117家企業相繼注冊落地,“搬進”網信大廈開張營業,累計營業收入超5億元,預計全年營業收入將超過20億元。

視危為機,化危為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考下,在樓宇經濟爬坡過坎的轉型時期,網信大廈卻逆勢崛起,實現招商又好又快,快速聚集一批大咖級互聯網企業,形成產業集群,打造“立起來”的數字產業園。

政府主導:

致力打造數字產業集群

“一見鐘情!時間非常短,效率非常高!”談到與河西區的合作,中冶置業集團天津公司董事長劉國寧脫口而出。

如何找到新舊動能轉換的突破口,實現結構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河西區探索的腳步一直沒有停過。經過大量調研,優勢比較,最終作出了“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經濟產業聚集區”的戰略部署。

為了做好數字經濟文章,弄清企業核心需求,河西區專門建設了涵蓋全國的產業大數據平台,收集全國近7萬家企業名錄,細分成49個模塊,甄選出符合自身定位的有效企業名錄,開展分類調研。

“通過精准調研發現,數字經濟企業來津發展的意願普遍較高,核心需求集中在經營成本、政策支持和產業聚集三個方面,解決好這三方面問題是我們發展數字經濟的基本前提。”時任河西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王英說。

河西區確定致力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集群,中冶置業正在尋求做好做活自持商業街的創新途徑。兩家見面,一拍即合,迅速“牽手”。

2019年5月,市委網信辦、河西區、中冶置業集團在世界智能大會上簽署合作協議,天津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網信大廈)項目正式啟動,並於10月投入運營。

政府負責產業規劃和政策支撐,把產業資源快速對接落地,中冶負責提供產業集群項目的載體,一場政企合作的大戲就此拉開序幕。

目前,有些地方樓宇招商完全由開發商主導,誰給錢就讓誰進,時間一長樓宇內企業紛繁復雜,產業多元,質量參差不齊,造成樓宇品質持續下降,高質量企業紛紛遷走,迫於壓力,樓宇租金一降再降,形成了惡性循環。

“做產業需要政府主導,企業要做產業,那是很難的。”在劉國寧看來,政府主導產業載體非常重要,做這件事不光是要提供一個載體,還需要很多人才、資金和政策,這些恰恰是雙方“閃婚”的關鍵。

韓峰是天津人,大學畢業后一直在航天長峰北京總部工作。此次“挂帥”航天長峰天津研究院,回到了老家。航天長峰天津研究院是集團設立的唯一一個研究院,對於落戶網信大廈,韓峰坦言,“我們還真不是招商招過來的,而是自己找上門的,兄弟單位介紹說河西正在打造數字經濟產業聚集地,這裡的產業生態和良好營商環境對我們有很大吸引力。”

對於這一點,京東雲(天津)創新中心總經理王亭亭也有同感,“生態鏈企業看好天津市場,規則方式都比較熟悉,我們有點像緩沖帶一樣,幫助他們快速融入。明顯感覺今年北京生態圈越來越多人知道網信大廈這個地方了。”

全新模式:合力打造“事業共同體”

“政企合作模式也需要運用‘互聯網思維’,政府不能單純通過購買資源服務產業發展,要善於和企業合作,通過整合資源共同為產業服務。”王英表示,發展數字產業,河西具有獨特優勢,但是不能隻看眼前“小利”,長遠規劃才是根本。要通過雙方共同努力,把“利益共同體”變為“事業共同體”,讓這座樓宇“越做越精、越做越貴”。

思路決定出路,行動成就未來。河西區和中冶置業攜手啟航,深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政府為樓宇出台優惠政策,直接參與產業招商,還提供一系列行業服務和政務服務。中冶置業降低60%的租金價格,並針對互聯網企業特點提供7×24小時全天候服務保障,有效解決了企業經營成本高、政策不聚焦的問題。

“這個模式絕對是創新的,以我們項目為載體,通過與政府合作打造以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產業集群,也解決了我們自身招商的痛點。”劉國寧表示,當初對“事業共同體”模式一拍即合,因為如果是商業行為招商,基本上會以合同為導向,公司對產業的控制是有限的。如今有了鮮明的數字經濟產業導向,入駐知名平台公司企業會形成相互的帶動作用,充分解決產業跟商業地產之間的結合問題。

在對接企業過程中,河西區特別注重引進“資源型”企業,航天長峰、大數據協會、津貿通、京東雲等企業和機構在數字經濟產業界都有較大影響,各自都有相對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在資源整合上,通過對入駐企業的篩選,力爭使大廈自身形成生態體系,通過建立運營平台引入外部資源,持續完善數字經濟領域各個環節的要素,讓企業間產生“化學反應”,建立業務合作,達到融合發展的目的。

“政府完全是站在市場規律上做這個事情,而不是行政化的,不僅考慮的是現在,更考慮的是未來市場邏輯下的產業發展。借助政府的資源優勢,為我們把產業定位好,把渠道建設好,然后讓市場規律自己去說話,這個是我們特別能夠認可的,實踐証明,也是非常成功的。”劉國寧說。

通過創新政企合作模式,用比市場價格低很多的租金價格和完備優質的產業政策作為吸引,對入駐企業進行篩選,隻有符合產業發展要求的企業才能進駐,一方面形成產業聚集,另一方面也保証了樓宇內企業質量。

服務至上: 陪伴企業共同成長

“和企業洽談的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讓企業家願意來津發展、在津發展,必須把服務企業、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作為落腳點。”王英介紹,為了更加高效便捷地服務入駐企業,河西區決定把區委網信辦機關也遷入大廈,配備專門力量協調區有關部門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政務服務。

針對入駐企業提出的困難,他們先后多次牽頭召開協調會,幫助企業解決入住裝修、企業注冊、股東變更、稅票申請、業務對接等具體問題,得到了企業的普遍認可。

“政府這種靠前服務特別貼心,都在一個樓裡辦公,物理空間近了,心理距離也就近了,感覺他們更像管委會,經常有事需要找他們,時間長了,都很熟了,打起交道就沒什麼顧忌。”天津津貿通跨境電商產業園總經理孫博文說。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產業集聚無疑是實現育才引智的有效載體。為此,網信大廈引進了市大數據協會、津貿通等具備專業領域人才培養、技術認証的專業機構入駐,立足於培養自己的專業人才,為發展產業輸送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入駐網信大廈,首先是這裡地理位置好,會員企業過來非常方便。”市大數據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袁小梅感觸頗深,更重要的是河西區對數字經濟非常重視,堅信在這裡一定能把數字產業和大數據產業發展起來。

網信大廈還為企業免費提供會場和設備,支持他們組織舉辦各類高級別的產業峰會、論壇、項目路演等活動,吸引全國各地的互聯網企業走進天津、了解天津,不斷提升河西區的“數字顏值”。

4月28日,全國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大賽京東專場賽在網信大廈“雲上啟動”。“此類活動在網信大廈並不少見,入駐以來我們先后舉辦了多場路演、招商等活動,半年時間引入平台生態鏈企業70余家。”王亭亭介紹。

從機關辦事到駐場服務,網信大廈成功招商的背后,更重要的是政府角色的轉化。在強化行業管理的同時花更多的精力“陪伴”企業共同成長,做企業的“身后人”,無論企業經營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隻要“回頭看”,政府就在你面前。如今,網信大廈的建設運營模式正在新八大裡諸多樓宇中復制,位於網信大廈對面的中海商務寫字樓將被命名為“網科大廈”,於7月正式投入運營。

“今后,我們將不斷釋放網信大廈數字經濟聚集發展的溢出效應。以新八大裡區域為軸心,把數字經濟產業做大做強。”對於未來的發展,王英信心堅定,爭取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新八大裡地區打造成為具有百億規模的互聯網科技企業聚集區、全市數字經濟產業新高地,為天津實現高質量發展探索“河西方案”。(記者 程彥龍 佟迎賓)

(責編:胡昱喆、王浩)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