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烹飪達人,耐高溫、防切割手套必不可少——

小小手套 大有講究

本報記者 韓 鑫

2020年06月27日10: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小小手套 大有講究

疫情防控期間,不少人選擇在家做飯。但在料理美食的同時,烹飪過程也面臨著高溫、明火和刀具傷害等潛在危險。應該選擇哪類烹飪手套保護自己?使用過程中又有哪些講究?

“專業廚師,特別是中餐廚師,出於效率和手感的考量,無論切菜還是炒菜,通常較少戴手套。但對一般家庭成員來說,最好配備耐高溫和防切割兩大類型的手套。”山東煙台泰和新材料股份公司市場部經理張曙光如是說。

張曙光介紹,耐高溫烹飪手套,可以分為普通隔熱型和阻燃加強型兩種。“普通隔熱型手套主要用來完成一些無明火、抓握不超過200攝氏度的食物、炊具等,起到一般性隔熱防燙作用。這類手套大多採用棉、麻、滌綸等常規紡織服裝用材料,有的是細帆布,有的內層加隔熱棉,有的面層採用鍍鋁膜布,有的在表面加PVC點塑或硅膠細條,可以起到隔熱防滑作用。”

普通隔熱手套物美價廉,應用較為普及。但張曙光說,如果要應對明火,完成更高難度的烹飪需求,加強阻燃性手套是不二選擇。

為何這類手套能應對高熱度?奧妙就在於應用在其中的主體材料——芳綸。“別看它只是一隻小小的烹飪手套,其中的芳綸可是目前三大高科技纖維材料之一。”張曙光告訴記者,這種纖維可在200攝氏度高溫下長期使用,不收縮、不老化,甚至可與高於300攝氏度的溫度做“短暫交鋒”,屬於永久阻燃,安全可靠。

再看防切割手套。要想做好一頓美食,就得用好廚房中的“十八般武器”。比如清洗牡蠣、螃蟹、魚蝦等帶殼的海鮮河鮮,用刀、剪等工具切剁肉骨類食材時,便需要用到防切割、防刺傷手套。

張曙光介紹,防切割手套一般是採用高強度纖維加工的針織手套,如對位芳綸手套、高強聚乙烯纖維手套等,一般都能達到三級防護等級。“需要注意的是,防切割和防刺傷兩者不同。防切割手套一般是針織手套,紗線中間存在大量空隙,如果不做特殊處理,無法實現防刺功能。防刺手套至少手掌一面必須使用柔性耐穿刺材料,或者整個手套由皮革、橡膠直接加工,或者在防切割手套表層貼合皮革或用特種橡膠處理,達到既防切割又防刺傷的目的。”

烹飪手套屬於特殊場景下使用的防護紡織品,材質各不相同,也各有優缺點。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有關負責人提醒消費者,購買時要看清產品標識、應用場景及標准指標,進而做出合適的選擇。

張曙光建議,選購重點要“三看”:一看材質,材質決定功能,功能決定應用范圍﹔二看規格,如厚薄、尺碼大小等,能否滿足自己的使用要求﹔三看標准,產品是否符合相應的執行標准。

選對產品,還要規避誤區。比如高強聚乙烯手套耐切割性很突出,但不耐高溫,隻能在常溫環境中使用。此外,如今不少消費者更在意款式、顏色,不看材質和工藝,往往是價廉不實用。“芳綸的成本是棉花、滌綸的10倍以上,手套價格自然遠高於普通材質,烹飪手套關系自身安全,切勿因價高而輕視功能。”張曙光介紹。

“耐高溫手套是廚房必備工具,平時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方便應急使用。”此外,他建議,用鋒利刀具加工冰凍、硬質或濕滑食材時,即使戴了手套也一定要抓緊食材,以防止滑脫。

《人民日報》( 2020年06月27日 07 版)

(責編:張靜淇、陶建)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