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父亲影响,母亲于杰华投身革命从事地下工作,我、我哥、我妹都当了兵,小妹仇宁萍还曾经两次上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仇凌云的子女深情回忆父亲,次子仇书桐告诉记者,兄妹四人以父母为榜样,全部加入中国共产党。
仇凌云,原名仇知松,1913年出生于蓟县(蓟州区)一个富裕家庭。1931年考入北平市立一中,其间,受身边爱国志士影响,仇凌云立下报国之志。1938年参加冀东人民抗日暴动,后随八路军第四纵队撤往平西根据地,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仇凌云转战南北,戎马生涯半个多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南宁市公安局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总队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原6966部队政委等职,1994年因病逝世。
在仇书桐眼里,父亲淡泊名利,两袖清风,“父亲在‘冀东暴动’后到平西根据地参谋集训队集训,他们一班20人,到北平(北京)和平解放时就剩两人。”仇书桐介绍,“经历战火洗礼,父亲对荣誉看得很淡,他和我说,‘那么多战友牺牲了,我要荣誉干什么?不要!’”
一位位战友的牺牲令仇凌云刻骨铭心,“在一次伏击战中,部队与日军遭遇白刃战,一名小战士用刀刺入日本兵胸膛,日本兵的刺刀也刺进小战士的腹部。”仇凌云的三子仇湘林介绍,战友的英勇、战争的惨烈令父亲终生难忘,“老人家很少谈过去,或许就是因为回忆起这些事十分悲伤。”
父亲一心报国不求回报,仇家儿女耳濡目染,自小有了参军梦。除仇湘林在特殊年代因故未能如愿进入军营外,其他三兄妹都相继入伍。仇书桐回忆:“听说孙子要去当兵,80岁的老奶奶眼泪汪汪,‘你爸打鬼子曾经一去多年没有音讯,鬼子和汉奸常来家里要人,我眼睛都快哭瞎了,你怎么也要走呀!’父亲则一脸严肃,‘到部队不能搞一点儿特殊,人家怎么样你就怎么样。’”
“不搞特殊,自己的路自己奔。”“争取入党,但怕吃亏就别写申请书。”“任何时候都不准向党向部队手背朝下伸手要这要那。”仇凌云留给儿女很多家训,仇家兄妹说,父亲留下的这些精神财富代代相传,滋养后人。(记者 刘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