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启动二期规划 让原创技术落地天津

2020年10月12日10:52  来源:天津日报
 
原标题:让原创技术落地天津

  作为天津市与清华大学合作的重要科技成果转化载体,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市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近日,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电子院”)启动二期规划,坚持“以用立业”,通过“大项目驱动+应用平台驱动”,实现从“技术创业”到“技术应用”的迭代升级,让原创技术落地天津。

  清华电子院于2015年注册成立,由滨海新区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共同出资支持、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运营管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和地方发展规划,依托清华电子系的原创核心技术,清华电子院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据统计,如今在该院注册孵化项目中,有1个项目以3亿美元被收购,其余项目总估值约15亿元。

  再建3个应用平台

  目前,清华电子院已在津建成3个具有世界一流仪器设备的实验平台: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电子综合检测中心,面向京津冀企事业单位,服务三地科技创新。

  按照规划,清华电子院二期建设将集成单点技术、汇聚产业资源、聚焦产业应用,新建医工转化创新平台、先进科技创新平台、新一代融合通信与智慧城市平台3个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应用为导向的应用平台。其中,医工转化创新平台力争形成产学研用融合创新载体,促进医工结合项目在津应用、产业化。在此基础上,该院还将通过集成清华资源、产业资源及工程师团队、扶持资金、技术与应用平台,放大资金规模,吸引更多科研、产业大项目落地天津。

  北京科创资源辐射天津

  “在天津发展的这5年,我们以原创科研成果服务产业发展,推动北京科创资源辐射天津,同时形成从‘科研服务产业’到‘产业引导科研’的科创闭环,促进京津资源、优势双向流动。”清华电子院院长汪玉介绍,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京津两地人员往来更密切、人才合作更频繁。目前,清华电子院及在孵项目有近50%的员工来自北京,北京科创力量进一步释放。

  这几天,在生态城北部产业园,由清华电子院孵化成立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华慧科锐(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正忙着为公司新建生产线勘查、选址。该公司董事长曲迪告诉记者:“依托清华大学的原创技术成果,我们实现多款适用于5G的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研发及中试,核心工艺逐步获得华为、中兴的认可和采购。接下来我们计划投资1.5亿元,在生态城建一条半导体激光器及探测器芯片产品生产线。届时年产值将达2亿元,能提供150个高端就业岗位。”

  成果转化“从0到1”

  数字显示,像华慧科锐这样拥有清华原创技术的科创公司,清华电子院孵化了40家,其中3家瞪羚企业、2家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获得社会投资2亿元、营收超1亿元,且多个项目是“从0到1”的成果转化;此外,挖掘清华电子系原创颠覆性项目115个,覆盖信息光电子、微波与天线、信息认知与智能系统等多个领域。

  “下一步,清华电子院将重点通过清华原创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带动天津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重大需求领域,还要建立技术应用平台,放大和集成单一技术的应用能力,实现科技报国。”汪玉透露,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伙伴愿意与他们合作,一方面是认可技术,另一方面是看好天津信创产业的发展。未来,他们计划加大在津投入,提升区域及全国电子信息综合实力。(记者 王睿)

(责编:李丹、崔新耀)

推荐阅读

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本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