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去居住、办公都在市中心,上班路程5公里左右,别看不远,因为堵车,早晚高峰开车最少要半小时。”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工作的数据分析师刘先生告诉记者,“前不久公司搬到生态城后,我把家也搬到了这里。现在上班路程4.2公里,但生态城路网密集,开车可选的路线也多,每次只要十几分钟就能到公司。”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局局长孙晓峰介绍,“窄路密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等过程中,本就包含绿色出行、低碳交通的理念。“窄路密网”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发挥街道的功能,及时分流机动车,缓解局部交通拥堵;同时,为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留足空间,让更多人愿意选择步行或骑车。按照“窄路密网”理念,生态城预先规划的人行步道和小区绿道密度为9.4千米每平方千米,远远大于机动车4.3千米每平方千米的道路网密度。
现在,生态城既有的慢行系统已将居住社区、商业设施、景观空间等功能区串联起来,形成了遍布全城的慢行网络。如今,在生态城,选择步行和骑车的居民也越来越多。
路网变密了,城市设计者还充分考虑了步行市民的安全——道路交叉口都设置过街安全岛,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有绿化带隔开,人行步道普遍设置了阻车桩并进行了无障碍化处理。
与老城区不一样的是,在生态城许多小区的出入口,都设有一块电子屏,实时显示路网拥堵情况。每天出门前,居民根据路况选择路线,就能轻松规避拥堵。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8日 第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