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农今年增收超2亿元

2020年12月03日10:23  来源:天津日报
 
原标题:稻农今年增收超2亿元

  宁河区积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小站稻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区种植水稻面积超过25万亩,比2019年增加7万亩,有效保障农民增收达2亿元以上。

  今年,宁河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春耕备播和生产资料准备上积极筹措,为水稻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强力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全区2020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个,涉及岳龙、廉庄、苗庄、东棘坨、潘庄、芦台6个镇,建设面积7.38万亩,项目总投资11070万元,项目分三批同步进行。

  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模式,开展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创建,集成全环节绿色高效技术,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水稻基质育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已推广基质育秧面积12.9万亩;开展农药使用零增长示范项目,建立示范区1.8万亩;实施小站稻统防统治8.75万亩。积极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种植业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稻蟹综合种养补贴等惠农政策,为水稻丰收丰产奠定了基础。

  在落实小站稻振兴工作中,该区坚持把小站稻品牌建设作为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有力抓手,着力推动“宁河大米”标志产品认证,先后打造了宁禾、小站香、金芦等多个小站稻知名品牌,通过新媒体推广、举办小站稻推介会、农民丰收节、开镰节等活动,讲好宁河小站稻的故事,打响宁河优质小站稻品牌。该区组织形成以政府推动、企业销售为主的宁河大米产业战略联盟,显著扩大了中高端市场消费渠道。扶持引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一批生产、收储、加工、销售等基础设施,带动稻米产业提升,有力推动了宁河小站稻标准化生产格局。充分发挥水稻立体种养的综合优势,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拓展了水稻产业经济增长空间。截至目前,全区推广稻蟹综合种养面积16万亩。(记者 何会文)

(责编:韩昱君、张静淇)

推荐阅读

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本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