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涛登船进行引航 记者 李楠 摄
今年春节期间,进出天津港的航道上船舶川流不息。做引航员17年的李占涛早已习惯了与风浪为伴,多年没回辽宁老家过年。今年,他选择继续坚守岗位,做好引航工作。
在天津港引航中心,记者见到了李占涛。他刚接到“天畅河”号船舶离港的引航任务,正在为这次引航忙碌起来。引航装备、防疫用品……李占涛逐个检查,一样也不能落下。同时,他与同事核实船舶吨位等信息,并根据气象条件、码头环境提前做出引航计划。
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护目镜和手套,李占涛做好登船准备,乘车来到“天畅河”号停靠的码头泊位。沿着数十米的船舶舷梯登上甲板,再经过数层楼高的室外楼梯到达驾驶台,李占涛与同事来到船舶驾驶室,与船长短暂交流之后,开始引航工作。所有指挥口令全部由李占涛和同事发出,直至船舶安全驶离天津港。
当“天畅河”号船舶出港驶离航道后,李占涛与同事便要下船再乘坐引航船返回码头。深夜中,凭借丰富的经验,他们在微弱的灯光下沿引航梯往下爬,以最快速度回到引航船上。“引航工作最危险的环节是上下船时。由于引航员登船和下船全靠徒手爬梯,而大多数引航梯都有几层楼高,如果风高浪急,接送引航员的小艇和大船难以平稳相靠,上下船攀爬引航梯难度更大。”李占涛表示。
当李占涛与同事回到港口码头时,已是凌晨了。“身穿隔离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干起工作难度比以前大多了,在船上我们经常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有时一艘大型LNG的引航任务,工作耗时八九个小时更是常事。”李占涛介绍说。
由于引航受到天气、通航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大,每次引航对于引航员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一次登轮攀爬软梯过程中遭遇巨浪袭击,一个浪头打过来我全身就都湿透了。当时我只能紧紧抓住引航梯,然后待稍稍恢复后重新往上爬。”李占涛坦言,“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还要全身穿着防护装备,体能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但我喜欢自己的工作,每完成一次任务,听到船长的由衷感谢,都很有成就感。”多年来,天津港引航人无论风雨,日以继夜登上一艘艘进入天津港的万吨巨轮,引领船舶安全泊离港。(记者 张广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