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4月7日电 (唐心怡)4月6日,在天津市北辰区延吉道220千伏变电站电源线综合改造工程2号井内,伴随着阵阵轰隆声,盾构机机头逐渐露出“身影”,标志着华北地区首条采用“顶盾复合技术”的电力隧道实现全线贯通。
据了解,此条由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建设的电力通道由延吉道变电站至双街工业园区,分别穿越南曹铁路、外环线、永定新河、新引河。由于市区内不允许架设架空线,常规的电缆沟槽方式也并不适用,国网天津电力最终确定采用“电力隧道”的方式。隧道全长约1.8公里,断面3米,隧道内敷设6回220千伏电缆、2回110千伏电缆。据悉,该工程为华北地区首条采用“顶盾复合技术”这种国内领先技术施工的电力隧道工程,也是华北地区单线顶管顶进距离最长的工程。
“‘顶盾复合技术’是指在一条隧道中采用顶管和盾构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由于隧道沿线需要穿越南曹铁路,为避免发生沉降,确定在隧道前段部分采用投资较小的顶管施工,跨越铁路段转换为盾构施工的新型非开挖施工方式。这种工法为未来天津和全国电力隧道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建设方法和工程经验。”该工程的项目经理赵英杰介绍道。
隧道贯通后,将进行支线电缆沟施工及电缆敷设工作,工程计划于6月底投产送电,投运后将优化天津地区电网结构,满足天津北部地区负荷快速增长需求,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其建设运营经验也将为今后电网改造、拓展电力“地下走廊”提供借鉴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