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农田托管”开辟增收致富路

2021年05月11日10:35  来源:天津日报
 
原标题:“农田托管”开辟增收致富路

  立夏时节,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八里桥村麦田里,绿油油的小麦正在拔节抽穗,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村民黄汝福站在麦田旁激动不已,满脸笑容:“20多年了还能看到这么好的麦田,这可都是过去春季撂荒的农田啊,这要感谢村‘两委’班子,感谢市民政局驻村帮扶组实施农田托管,让我们村民的农田变成了增收田。”

  八里桥村是一个大村,企业多,不少村民都到企业打工,家里的农田没有时间打理,再加上当地缺水,很宝贵的农田每年只种一茬玉米,亩产量也不高,影响了粮食生产安全,村民增收也是一块短板。

  黄汝福接着说,现在青壮年都打工去了,留在家里的老年人根本没有体力种农田,现在可好了,把农田托管出去,不用自己浇水施肥,就等着到时候收粮食呢,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村“一肩挑”李乃歧说,粮食安全,事关重大,对春季撂荒的农田,作为村“当家人”绝不能视而不见,坐而不管,去年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组多次商议,最后决定实施“农田托管”,解决这一顽疾。具体就是本着村民自愿原则,鼓励村民把自家种不了的农田交给村委会管理,粮食丰收的时候,按照托管的农田亩数,获得全部粮食。另外,村民托管给村委会的农田,耕种不用交一分钱,全部由村委会负责处理,大大减轻了村民们的负担,截至目前,全村托管的农田面积达到1200多亩,涉及60多户。

  市民政局驻村帮扶组王军说起刚开始实施农田托管时,一些村民并不理解,虽然自家种不好,但却并不愿托管给村委会,为此,他们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入户做工作,特别是鼓励那些处在托管核心地块的村民进行托管,最后终于做通了工作。

  如此大面积的农田交给村委会,村委会又如何处理呢?

  李乃歧介绍,首先把托管的农田进行高标准改造,兴修水利,改善土壤,做到旱季能浇灌,多雨时节能排涝,旱涝保丰收。与此同时,把农田机械化作业任务分给村里农机大户,发挥他们农机合作社的力量,对1200亩农田统一耕种,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让农资经营户提供种子化肥等,扩大了销量,让他们有了利润,村委会再出资帮助,这样一来,1200多亩托管农田已经全部由过去的一年只种一季庄稼,改为一年种两季粮食作物(冬小麦+玉米),全村每年增产粮食48万公斤,村民们也增收了。

  一位农机大户介绍,现在麦子正拔节抽穗,病虫害来袭,我们就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防治,作业速度快,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确保夏粮丰收。

  “这种农田托管方式解决了小农户无法解决的难题,通过托管把一家一户零碎的、种植效益不高的农田整合起来,集中连片,进行现代化大农机耕种作业,节省了成本,确保了粮食安全,是帮助村民们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希望之路,值得大力提倡。” 市农业农村委种植业管理处负责人王学忠说。(记者 陈忠权)

(责编:李丹、崔新耀)

推荐阅读

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本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