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商務局副局長周路介紹,截至目前,天津已推進保障城鄉運行、能源運行、交通物流、生活必需品等9大類外資企業應開盡開,截至2月20日,納稅百強外資企業復工率已提升至95%。
為推進各類外資企業復工復產,市商務局印發了關於做好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服務和多舉措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通知,梳理納稅百強外資企業作為當前重點推動對象,其中制造業64家,服務業36家,納稅總額佔全市外資企業的70%以上,由專人跟蹤服務,“一企一策”解決復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與此同時,我市還著眼重點產業、龍頭企業,緊抓上下游銜接,推動全產業鏈的復工復產。圍繞三星系、一汽豐田汽車、一汽大眾汽車等龍頭企業產業鏈,目前已推動300余家配套企業復工復產。三星高新電機、飛思卡爾、採埃孚等企業在做好本企業疫情防控的同時,還協助上游配套小企業制定防控預案、落實防控措施、援助防護物資,帶動小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在滿足防疫要求和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我市眾多外資企業正在積極組織生產。港資企業瑞安森(天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在正月初二即組織休假員工返廠復工,開足馬力生產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隔離服,在恢復產能的同時添置生產設備,加大產能供應。康師傅集團所屬天津頂益食品有限公司的近500名員工提前返回生產管理崗位,在正月初四開啟了3條生產線,目前,該公司的生產線已增開至14條,滿負荷生產,保障市場供應。
據悉,長期以來,外資企業對我市經濟發展貢獻突出,周路表示,為做好“六穩”工作,我市將進一步加大服務力度,指導外資企業用足用好應對疫情的支持政策措施,發揮我市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制作用,保障外資企業同等適用各項政策。(記者 馬曉冬 陳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