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稅區:四項舉措應對“復工潮” 疫情防控風險

2020年02月22日12:10  來源:北方網
 
原標題:天津港保稅區:四項舉措應對“復工潮” 疫情防控風險

2月21日,在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朱玉兵介紹了天津港保稅區在有序盡快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方面所做的三方面的工作。

朱玉兵表示,天津港保稅區是天津濱海新區的重要經濟功能區,是天津市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和改革開放“試驗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保稅區黨委、管委會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執行市防控指揮部的指令,在濱海新區的統一部署下,努力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繼續當好“排頭兵”。

一、統籌兼顧,堅持疫情防控與企業復工並重

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保稅區堅決落實天津市委“雙戰雙贏”部署要求,迅速調整工作重心,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

保稅區片區距離遠、產業類型廣、企業數量大、外地職工多,“外防輸入”壓力很大。為保証企業平穩復工復產,保稅區採取了摸底數、定導則、強宣傳、抓監管等多項務實舉措,把員工排查始終作為企業復工的第一條件,加大社區、公寓管控力度,堅決防止因企業復工復產發生聚集性疫情。

保稅區共有“四上”企業1840家(規模以上工業、有資質的建筑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交通運輸業)、房地產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5家。實際在區內經營的“四上”企業987家,已復工的“四上”企業576家,佔58.3%。復工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3家,復工比例為73.6%,規上復工工業企業產值佔2019年工業產值的90%。全力保障“四上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早日實現復工復產,可以確保防控疫情與經濟發展“兩不誤”,爭取實現2020年經濟發展由“開門紅”轉為“開春紅”。

地方金融企業具備在線辦公條件的,鼓勵居家辦公,截至2月20日24時,保稅區已經在線開工的金融企業為141家。其中,融資租賃86家,商業保理44家,融資擔保4家,小額貸款7家。金融企業的復工,將有助於解決實體經濟面臨的融資難題。

截至2月20日24時,保稅區已復工復產的企業為948家。其中,71家為春節期間持續生產的企業,371家為新備案復工的企業,506家為網上辦公和彈性辦公企業。在已復工的企業中,九類企業214家,與九類相關聯的企業72家。已復工的企業在崗職工為46710人,其中天津職工35931人,外地職工(含從外地返津及未離津)10779人。目前已復工的企業主要是疫情防控、醫用物資、能源供應、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生產、保障城市運行、重大工程等國家和市裡的重點企業,這些企業的復工,既對疫情防控增加了物資儲備,也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

二、分類指導,千方百計保障企業平穩復工

作為經濟功能區,保稅區內實體經濟企業數量大,企業求生存就要開工生產,要趕訂單、趕進度,復工願望非常強烈。在這種情況下,保稅區管委會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想方設法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幫助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盡快有序復工復產。

一是制定出台了《企業開工導則》,明確復工各項條件,讓企業復工“有章可循”。二是廣泛宣傳政策,加強聯系溝通,及時了解掌握擬復工企業的防疫准備、員工信息、復工時間等具體情況,指導企業逐個擬定復工方案。三是對擬復工企業的復工准備情況進行認真核查,對符合開工條件的立即備案,對不符合要求的,指導企業進行完善,符合要求后再報。四是督促企業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對復工“人員排查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安全生產到位”進行承諾,員工也要對未到過重疫區、未與確診或疑似病例接觸,沒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承諾,杜絕准備不足倉促開工。五是加強復工企業監管,對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要求整改。

三、同舟共濟,政企合力打好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

疫情期間,區內企業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戮力同心,共克時艱,積極為戰疫作貢獻。保稅區的糧油生產企業眾多,糧油產量佔據華北地區七成以上市場,為保障民生,嘉裡糧油、中糧佳悅、京糧等重點糧油企業春節期間持續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履行社會責任﹔天津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向總部輸送高精尖人才,成功研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柯頓電子高薪緊急招聘一線員工,開足馬力全力保障電子測溫槍等重要防疫物資生產﹔正達科技緊急轉產消毒液,無償捐助武漢戰疫一線﹔G7成立特別工作小組,緊急搭建“馳援武漢——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為武漢防疫物資運輸辦理提供便利條件……,還有很多企業為湖北捐款捐物,共同抗擊疫情。

同時,保稅區管委會出台了《天津港保稅區關於支持企業控疫情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在企業復工復產、穩定用工需求、減輕企業負擔、加大財政支持、強化信貸支持、優化企業服務等六個方面,全力支持區內企業抗擊疫情影響,共渡難關,政企合力打好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

朱玉兵表示,下一步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市、區防控工作部署,結合保稅區實際,在確保防疫措施到位和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有序、盡快推進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為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戰雙贏”做出更大貢獻。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目前,復工的企業越來越多,作為天津濱海新區的核心功能區、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保稅區企業體量大,職工數量多,必然面臨外地返津人員劇增的“復工潮”。請問保稅區將採取哪些措施應對由此帶來的疫情防控風險和壓力?

朱玉兵回答:“面臨外地返津人員劇增的‘復工潮’,保稅區採取了四項措施化解疫情防控風險和壓力。”

“一是摸清底數。首先摸清復工復產企業情況。保稅區包括空港、臨港、海港三個片區,區內有民用航空、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與健康等7大產業。截至2月20日24時,根據企業上報的復工備案申請,依據市、區有關要求和保稅區《企業開工導則》,防疫措施到位一家復工一家,保稅區已復工復產的企業為948家。其中,71家為春節期間持續生產的企業,371家為新備案復工的企業,506家為彈性辦公和網上辦公企業。已復工的企業,在崗職工為46710人。經測算,近段時間,預計還將有8萬人返崗上班,這其中外省籍員工估算約佔三成,2.4萬人左右,這就是我們下一步面對的‘復工潮’規模。其次摸清公寓底數。保稅區有11座公寓,藍領公寓一般是6人間、4人間,可容納5.8萬人。現在疫情防控需要全部改為4人間甚至更少,而且每個公寓內要留出隔離房間。所以我們就加強調度,將各公寓現有入住人數摸排清楚,隨時根據入住情況進行調劑安排,確保職工隨時入住。目前我們公寓容納3.5萬人,能夠滿足需要。”

“二是疏導人員。疫情防控關鍵在於人。我們把‘人’作為企業復工的第一條件,加強復工企業返崗人員健康狀況摸排和行為管理。一是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規定,抓好社區、公寓、酒店等公共場所的登記管理,特別是那些從重點疫區返津的人員,高度關注,是管理服務的重中之重。二是嚴格落實外地返津14天的隔離要求,不足14天暫不上崗。三是加強人員行為管理,一方面加強培訓,企業法定代表人簽定承諾書,復工第一天,親自講第一課,宣傳防疫知識,增強職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另一方面,加強職工特別是集中居在公寓的人員疏導,引導他們工廠、公寓‘兩點一線’,盡量減少外出活動,降低聚集性傳染風險。”

“三是定向招工。充分挖掘本市人力資源,滿足基本開工需要,同時,外地員工隔離14天后可以返崗。當然,部分企業面臨用工不足的問題。為此,在盡可能降低風險的前提下,我們想方設法從非重點疫區招收員工,幫助復工企業解決用工短缺難題。比如,建立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協調天保人力等人力資源公司及區內未復工企業,向天津統一、嘉裡糧油、柯頓電子等復工復產企業輸送員工,全力保障企業生產需要﹔再比如,搭建線上招聘平台,通過自貿區人才網,結合微信和APP客戶端,組織開展‘2020年天津自貿區新春大型網絡招聘會’,重點面向非重點疫區開展線上網絡招聘,免費為區內企業提供職位信息發布、求職簡歷搜索服務。同時,我們鼓勵企業穩定職工隊伍,對於不裁員企業的新招員工並繳納社保3個月以上的,按每人500元給予企業一次性用工補助。”

“四是綜合服務。疫情發生突然,且正值春節期間,一些復工企業面臨疫情防控物資短缺難題,如果解決不好,風險很大。為此,我們一方面制定了《天津港保稅區關於支持企業控疫情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在企業復工復產、穩定用工需求、減輕企業負擔、加大財政支持、強化信貸支持、優化企業服務這六個方面,全力支持區內企業抗擊疫情影響,共渡難關。另一方面,指派專人指導企業復工復產准備工作,細化復工復產保障方案,“一企一策”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口罩、防護服、消毒用品、測溫儀等防控物資購置問題,至少保証15天以上的使用量。多方拓展渠道,通過採購、捐助等方式,穩定防疫物資供應渠道,確保員工安全防護。再次,對企業恢復生產、安全生產工作加強指導、服務。總之,綜合施策,確保雙戰雙贏。”(記者 劉暢 馬揚洋)

(責編:唐心怡、王浩)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