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天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了市政府關於研究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和《天津市漁業管理條例》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的報告。從報告中可以看出,我市認真研究落實執法檢查報告和市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提出的意見建議,深化執法檢查問題整改,持續推進現代都市型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於優質水產品和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
全面加大漁業統籌發展力度,2020年年底前完成天津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天津市“十四五”海洋牧場規劃和天津市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寧河、寶坻、武清、靜海、薊州區以池塘、稻田為基礎,打造水產養殖業優勢和集中發展區﹔東麗、津南、西青、北辰環城四區充分發揮池塘生態功能,打造水產特種養殖和休閑觀賞養殖區﹔濱海新區發揮沿海優勢,打造海珍品設施養殖基地和大水面生態養殖區。
著力推進漁業綠色發展,鼓勵建立漁業產業聯盟,推動養殖、加工、流通、休閑服務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漁業競爭力。支持水產品現代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提升從池塘到餐桌的全冷鏈物流體系利用效率。實施水產養殖品牌戰略,培育全國和區域優質特色品牌,鼓勵發展新型營銷業態,引領水產養殖業發展。
進一步壓實野生漁業資源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執法責任。組織市農業農村部門、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公安部門聯合執法。結合“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等重要節點,開展形式多樣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公眾愛護野生動物意識。(記者 佟迎賓 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