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記者從天津市稅務局獲悉,該局基於企業增值稅發票大數據等分析發現,截至3月底,我市復工復產企業開票數量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0%左右,尤其是進入3月份以來,銷售水平較2月份大幅度攀升,環比提高20個百分點以上。其中,重點行業、外資企業的復工復產走在了全市前列。
市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處趙立斌告訴記者,春節以來尤其是2月10日以來,天津市稅務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對全市各產業、行業的數據進行了動態提取,“企業的增值稅發票數據真實、詳盡、及時。利用這些動態的大數據,再結合其他一些經濟數據進行分析,可以比較直觀地勾勒出全市經濟運行狀況”。
稅收大數據顯示,全市重點行業尤其是工業規上企業復工復產態勢相當樂觀,4600余戶規上企業的復銷面與同期基本持平,復銷率較2月份提高20個百分點左右。趙立斌解釋,“復銷面”指的是開票企業數量佔去年同期的比重,“復銷率”指的是企業銷售額佔去年同期的比重。
生產性服務業方面,交通運輸業復銷面達到85%以上,恢復態勢良好。其中,鐵路運輸、公路運輸復蘇明顯,航空客運目前仍在低位徘徊﹔金融業的復銷面、復銷率均達到80%,天津的特色行業融資租賃業更是達到90%以上。
生活性服務業方面,從稅收發票數據來看,物聯網生活服務平台、互聯網零售的銷售額成倍增長,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家都宅在家裡網購。線下消費及聚集性消費受疫情沖擊大,恢復力度將滯后於工業和投資。不過,趙立斌指出,進入3月,很多餐飲企業雖然還沒有恢復堂食,但它們通過外賣、拓展經營范圍(比如銷售食材原材料)等展開自救,銷售額有了很明顯地提升,“餐飲業3月份較2月份銷售額環比增長20個百分點”。
外貿出口方面,從我市一些區域的納稅數據和了解反饋的情況來看,部分企業的機電產品對歐美的出口額被壓縮,但是,一些醫藥原料、化學原料的出口以及對東亞地區的出口額反而是顯著上升的。(記者 岳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