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由天津市教育两委与天津音乐学院共同制作的教育扶贫原创话剧《金色胡杨林》,在滨湖剧院举行首演。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于立军观看演出。
自2018年开始,市教育两委每年分2批、每批选派300名大学生赴和田地区开展支教工作。这一举措是天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载体,也是全国援疆工作的首创,反映了天津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重点突出教育援建的特色,成为天津扶贫攻坚的一张闪亮“名片”。话剧《金色胡杨林》讲述的是2018年以来,我市高校1200余名师生投身和田地区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教学、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教故事。
话剧中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情节不断引发场内观众的强烈共鸣。大家表示,支教大学生像一棵棵大漠之中昂首挺立的胡杨,生长并凝结成扎根边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这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是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使命担当;是不忘初心、坚毅前行的意志品格。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要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张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