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鲁山发现60处旧石器时期古人类洞穴

2020年12月16日12:2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河南鲁山发现60处旧石器时期古人类洞穴

鲁山地区考古发掘出的旧石器时期石制品。新华社发

  新华社郑州12月15日电 (记者桂娟、史林静)躺在洞穴既能躲风避雨,还能避开野兽攻击,天气晴好时从河滩拣一个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用以狩猎……这样的“蜗居”生活凝聚了古代人类生存智慧。近日,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地区发现旧石器地点40余处、洞穴60处,采集石制品200余件。此次发现,为研究中国南北方旧石器文化交流及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材料。

  “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是古人类生活居住的理想场所。”鲁山地区旧石器考古调查项目负责人赵清坡说。该区域地处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4种地貌类型,主要有汝河、沙河等31条较大河流,环境气候非常适宜生存。这跟河南已发现的栾川人、卢氏人、南召人、许昌人等周边的旧石器遗址人类生存环境非常相似。

  “在鲁山、宝丰、汝州三县交界处的山区有46处洞穴,其中4处洞内有较厚堆积,地表有化石、石器。”赵清坡说,这些向阳、离水源近、较为宽敞且干燥的洞穴,适合古人类居住。

  从发现的200余件石制品类型来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等。专家初步判断,根据石制品加工特点、石器风化程度、地层情况,鲁山县境内的旧石器地点以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为主。

  “这个地区处于南北方过渡地带,石制品总体特征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南方砾石工业类型,一类是北方小石片工业类型。”赵清坡说,这些石制品对中国南北方旧石器文化对比研究及现代人起源研究有重要意义。

  赵清坡介绍,鲁山地区旧石器调查项目自2019年开始,希望通过考古调查发现当地旧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及早期现代人生存证据。

(责编:李丹、陶建)

推荐阅读

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本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