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人民网 陶建摄
人民网天津2月26日电 (陶建)今天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开局十四五加快建设美丽滨城”主题新闻发布会,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茂荣介绍了滨海新区推进美丽“滨城”建设的情况。
杨茂荣表示,市委、市政府始终举全市之力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作出了“十四五”时期初步形成“津城”“滨城”双城发展布局的战略部署,这是市委赋予滨海新区的新定位,更是滨海新区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美丽“滨城”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劲头,坚持边谋划、边启动,全力加快美丽滨城“建设”。
据介绍,年初,滨海新区制定了《美丽“滨城”建设2021年攻坚行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10个攻坚工作组,制定“1+10”行动计划,明确创新立区、制造强区、改革活区、开放兴区、环境优区五大战略,实施民生福祉、文化繁荣、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四大工程。25日滨海新区召开了美丽“滨城”建设誓师大会,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目前,重点领域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创新立区。滨海新区正在加快合成生物技术、先进操作系统、先进计算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做好海河实验室承接工作。今年以来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企业重点实验室13家。年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39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新认定雏鹰企业1280家、瞪羚企业128家、领军(培育)企业7家。
制造强区。滨海新区坚持制造业立区,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特色细胞谷”“北方声谷”建设。同时,坚持项目为王,紧紧围绕“五个一批”,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1月份开展了各开发区项目互比互看活动,营造了比学赶超氛围;2月份举行了重点项目云签约,集中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340亿元,实现了早起步、开门红。滨海新区全年计划新开工重大项目211个,总投资1702亿元,其中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50亿元项目42个。截至目前,总投资447亿元的32个项目顺利开工,491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年内176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值可达1056亿元。
改革活区。滨海新区把改革开放先行区作为第一定位,围绕要素市场化改革、法定机构改革、市场主体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压茬推进各项改革。目前,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的新兴产业用地政策已开展试点,印发了泰达街改革总体方案,出台了国企改革两年行动实施方案,深化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等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开放兴区。滨海新区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和“魂”,进一步提升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嵌入度和贡献度。今年1月份,全区实际利用内资111亿元、外资5.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8%和14.4%。落地内外资项目727个,同比增长26%,投资额480亿元,其中,外资项目20个、投资额10.6亿美元。引进北京项目177个,投资额329亿元。坚持以自贸区引领开放,自贸区扩展区域方案和创新升级实施方案正在加紧编制,细胞治疗、数据开发应用、保税研发、供应链金融等创新发展项目加快推进。
环境优区。滨海新区坚持改善硬环境和优化软环境双向发力。正在加紧编制“滨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街镇国土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启动了“滨城”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制定了城市更新指导意见和城市更新计划、2021年城建项目计划,以及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补短板工作计划。今年安排城建项目425个,总投资超过240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308.7亿元,同比增长51.3%。轨道交通B1、Z4线加快建设,投资240亿元的Z2线近期招标。同时,滨海新区制定了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计划,涵盖了世行和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全部18个指标,提出135项改革措施,其中77项瞄准全国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目标。第一批5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京津冀跨省通办。
此外,在实施民生福祉、文化繁荣、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四大工程方面,滨海新区分别制定了2021年专项工作计划,落实了责任部门,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杨茂荣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双城”发展战略,主动在全市发展中挑更重担子、扛更大责任,发扬二次创业的奋斗精神,涵养正气、淬炼事功,全力以赴推进美丽“滨城”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