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和平年代最危险的神圣职业;人民警察,新时期最具奉献精神的英雄群体。当人人渴望风平浪静的生活,是他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1985年11月,18岁的郭志龙参军入伍,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部队。
2003年12月,郭志龙从部队转业,成为公安北辰分局辰昌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他以所为家,不放过每一次出警、抓捕、审讯的学习机会;为民服务、从不懈怠,为民解忧、倾心付出,仅用半年时间,他用实干赢得重用,被提拔为警长。
2010年8月,已经担任派出所副教导员的郭志龙在处置一起警情时,全身35%的面积被犯罪嫌疑人纵火烧伤,经历9次手术,患上严重的肾病并发症,几度在生死边缘徘徊,他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伤残抗争。
经过4年的治疗后,本应在家康复的郭志龙主动请求返回工作岗位,谢绝了组织上对他的特殊照顾,与其他民警一样,值班、值勤、处警。
心有忠诚,行有方向,每一次坚持与每一份坚守的背后,都是执着与担当;择一事,终一生,郭志龙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蹈火抢险 意志坚强
如果没有意外,凭借着一股子干劲、闯劲、钻劲,郭志龙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走得更高更远,但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横祸,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天,刚刚做完阑尾手术应该在家休息的郭志龙,放心不下所里的工作,又跑回了单位,正赶上一起扬言纵火的警情。因为深知作为领导面对危险就要身先士卒,所以,郭志龙毫不犹豫冲在最前面。
到达现场,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嫌疑人靠在一辆推土机前,一手抱着装满汽油的塑料桶,一手举着打火机,塑料桶的盖子已经打开,不远处围着的是一群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施工人员。
如果汽油被点燃,后果不堪设想。危难关头,总要有人挺身而出,郭志龙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一边向嫌疑人靠近,一边试图待机夺下打火机。就在快接近到嫌疑人的那一刻,没想到对方按动了手中的打火机,之前挥发出的汽油瞬间被引燃,郭志龙的上半身完全被火焰包裹。
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郭志龙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自己腰上的枪,他用已经烧烂的手摘下腰间的手枪交给同事,并叮嘱一定要保管好。经过抢救,全身35%重度二级到三级烧伤的郭志龙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而在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次次地取皮、植皮,血水、汗水不断渗出。
面对猝不及防的意外,当你奋力搏击时,随时都可能上演人生奇迹。正是因为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一个月后,郭志龙挺过了病危期,从重症监护室转入了普通病房。见到了久违的战友,郭志龙第一句话问的就是“事发后现场的情况如何”,这是躺在病床上他心心念念的事情。当得知现场没有群众受伤、公共财产也没有受到损失,郭志龙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扛过了烧伤的危险期,似乎命运对郭志龙的考验还未结束,因烧伤而引发的严重并发症──肾病高血压、肾病贫血、肾病综合征接踵而至,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是信念的力量支撑着他,走过了最难熬的时光。“当时,我就是想着自己的那身警服还没穿够呢,我一定要挺下去。”为了给丈夫加油打气,妻子从家中取来警服挂在病房里,陪伴着、鼓舞着郭志龙度过了三年的病床岁月。
浴火重生 初心不改
2013年底,郭志龙虽然出院了,但治疗还要继续。因烧伤而蜷缩的手臂和前胸需要拉伸,身上虬结般涌起的大片瘢痕需要定期激光治疗,双手的手指都是紧紧粘连在一起的,也需要分开。在坚持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郭志龙还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他要返回岗位,重新穿上警服。
为了实现目标,他开始了康复训练,除了医院的拉伸按摩外,他还让儿子站在自己身上,用脚踩压两肩,以便伸展收缩的组织;而他自己,则把无法伸直的手臂卡进暖气管道后面,用力往外拉;而为了分开粘连的十指,他让妻子往自己指缝里夹进卫生纸,每天掰一点,每分开一丝一毫都是剧痛。
命运从不会辜负用力奔跑的人。2014年11月16日,郭志龙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岗位。为了照顾他的身体,组织上给他安排了一份较为轻松的工作,同时批准他可以不受考勤时间限制,但自从上班的那天起,除了每周两次到医院康复治疗,他从来都是来得比别人早、走得比别人晚,并且值班备勤也从不落下。
2017年4月12日,公安北辰分局进行机构改革,组建特警支队并成立了一支辅警应急处置队。由于队员是从社会上招录来的,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要想把这支队伍尽快培养成一支辅助打击犯罪的劲旅,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郭志龙揽下了这份差事,凭借着在部队带兵积累的经验,很快制定出《内务规定》《考勤制度》《日常管理规定》等10余项规章制度,实现了对辅警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在训练中,他克服烧伤后皮肤伸展受限、无法排汗、奇痒刺痛等痛苦,坚持每项动作亲自示范。封闭集训期间,他要求辅警每天6时起床,他会在5时30分就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2时晚点名,他会在确认大家睡下后,再独自回到办公室准备转天的工作,直到深夜。辅警队员张君说:“郭队在工作中像严父,在生活中就像一位慈父。有这样的榜样在身边,我们没理由不努力工作。”
在榜样的带动下,这支应急处置队先后参与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300余名,并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1名,他们为公安工作增色。
无悔逆行 忠诚担当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见证了无数个逆风驰骋的英雄,郭志龙就是其中一员。
当阻击疫情的警报拉响,当从网上看到“全市公务人员提前返岗”的信息后,上班十多年第一次回老家、原本要为父亲过九十大寿的郭志龙立即收拾东西赶回天津。
按照规定,外地返津必须居家隔离14天才能返岗。居家隔离期间,郭志龙也没闲着,他主动为100余名辅警建立了微信群,担负起提示教育、整合信息和离津辅警人员每日信息核查报告工作。隔离期满后,他迫不及待地返回岗位,第一时间参与防疫勤务工作。
寒冷的冬夜,北风呼啸,在儿童医院门前,郭志龙着装整齐肃立在点位上,寒风吹打在他的脸上、身上。当初被严重烧伤的手每到冬季都会布满细小的裂口,无论接触到什么都是钻心的疼,而身上其他裸露在外的皮肤在寒风下也会起反应,先是痒,再是疼,然后就是往一起紧缩。即便如此,他仍然站如松、行如风,坚守在岗位上。领导也多次对他说,可以根据身体状况调整勤务,但他的回答只有一句:“我没问题,我能行!”
因为疫情和勤务紧张,郭志龙中断了每周的康复治疗。远在山西的父亲先后四次住进医院。“哥,有时间回来一趟吧,妈的最后一面你就没见着,就别让爹也带着遗憾走了。”接到妹妹的电话,在忠孝之间,强忍泪水,他毅然选择前者。今年春节,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郭志龙依然没能回家陪伴父亲,透过视频,他多么想飞奔到父亲的病榻前,但使命在心、责任在肩,郭志龙只能把思念藏在心底,直到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没能见上一面。
面对危险,一往无前;身负重伤,浴火重生;重返岗位,履职尽责。作为“天津楷模”,郭志龙用行动诠释“平凡中的伟大”,用血肉之躯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是党和人民当之无愧的忠诚卫士!(记者 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