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濱輕軌見証濱海新區發展“加速度”

2020年01月19日10:09  來源:津濱網
 
原標題:津濱輕軌見証新區發展“加速度”

  津濱輕軌是連接濱海新區和天津中心城區的交通大動脈,滿足了兩地人員大量的通勤需求,極大地便利了兩地之間的經貿來往,譜寫了繁榮共享、雙城協奏的新篇章,見証了濱海新區發展的“加速度”。

  客運大動脈 “鏈”起雙城

  家住濱海新區向陽裡的王祎早晨6點,坐上首班津濱輕軌列車,直奔天津中心城區。出生在濱海新區、成長在濱海新區的王祎,畢業后進入河東區新開路一家企業上班。

  “以前從我家附近到市區有兩趟公交車,621路和651路,但路上要花很長時間。感覺新區和市區就像隔著千山萬水。”王祎感慨地說,那時候去趟市裡就像去另外一座城市。

  隨著新區開發開放不斷深入,雙城交通不便的問題日益凸顯。建設輕軌,解決天津中心城區到新區間的交通問題迫在眉睫。

  2001年,經國務院批准,濱海新區至天津市中心城區之間快速軌道交通項目——津濱輕軌開工建設。津濱輕軌是繼上海和北京之后的全國第三條輕軌線路,也是當時國內最長的城市內部輕軌線路。一期工程從經開區東海路站建設至市區的中山門站,全程45公裡。2003年11月底,津濱輕軌開通試運營。

  曾經擔任天津濱海快速交通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的張智新,參與了津濱輕軌從審批開建到運營、提速增效的全過程。他回憶道:“輕軌的開通大大方便了津濱雙城交通,原本都擠在津塘公路的客流被大大疏解。很多市民形象地稱贊:開通輕軌后,逛洋貨就像去趟濱江道。”

  “津濱輕軌通車了以后,去市區的時間大大縮短了。尤其是現在能和地鐵2、3號線連上了,從濱海新區去市區任何地方都方便了。”王祎再也不用每天為漫長的上班路發愁了。

  撬動發展 見証新區開發開放

  在給雙城交通帶來便利的同時,津濱輕軌助力雙城戰略,成為新區發展的“加速器”。

  2006年,隨著濱海新區獲批成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2009年,濱海新區行政區成立,新區開發開放迎來新高潮,大批外來人才、建設者涌入這片發展的熱土。特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推進,從北京等周邊地區到新區工作或者旅游的乘客明顯增多。津濱輕軌也隨之不斷延伸,又增開東興路、直沽、大王庄、十一經路等站點。2011年起,津濱輕軌實現鐵路天津站至東海路站全線運營,與市區的軌道交通並網連接,真正實現無縫對接和輕軌“門到門”服務。

  “隨著更多的大項目、大產業在濱海新區建廠投產,在濱海工作的市區市民逐漸增多,也促進輕軌客流量不斷攀升。”張智新說,2006年津濱輕軌的日客流量隻有2.42萬人次,到2013年突破了10萬大關。到目前,津濱輕軌共有21個站點,每日客流量也增加到大約12萬人次。

  津濱輕軌在撬動市區與新區聯動發展的同時,更帶動了洋貨市場、金街等新區傳統商圈的發展。而隨著海昌極地海洋世界、泰達航母主題公園、東疆灣沙灘景區的建成投用,每到周末,大批市區游客乘坐輕軌前來新區游玩。近兩年,隨著濱海文化中心等現代化城市服務設施的興起,民生事業快速發展,更是吸引了大批市區乘客來新區感受城市魅力,觸摸發展脈搏,浸潤文化熏陶。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命脈,目前濱海新區正加快軌道交通濱鐵1號線、2號線建設進度,推動3號線開工,打通斷頭路、解決瓶頸路、暢通微循環,使城市交通連起來、環起來、活起來、暢起來,為推進新區開發開放、京津冀協同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記者 徐晶晶 馬蘭)

(責編:李  丹、王浩)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