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持续关注义务教育办学水平 解除外来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2020年09月11日10:14  来源:津滨网
 
原标题: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定心丸”

2020年,新区将新建44所幼儿园、13所小学、12所一贯制学校、9所中学、3所高等院校。滨海新区现有基础教育设施共415处,预计到2035年,全区教育设施将达到939处。

近几天的14:55是欣嘉园第一小学一年级新生放学的时间,李丽娟在学校门口等候的,除了自己一年级的女儿,还有其他去自家培训学校学习画画的孩子们。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与新学期开学,李丽娟在附近开办的美术培训学校重新开始授课。能在带学生去培训学校的同时解决自己女儿的接送问题,为李丽娟专注美术培训学校的经营提供了许多便利。

李丽娟来到新区工作已经十年了,随着住房、生活的逐渐稳定,李丽娟于去年在居住地附近开办了自己的美术培训学校,招收附近上学、居住的孩子们学习绘画和书法。每天学校放学之后,李丽娟都会和老师们一起,将孩子们接到她的美术教室上课。随着女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李丽娟为女儿选择了离家和工作地点都很近的欣嘉园第一小学。

除了离家近,学校的其它方面也让李丽娟十分满意。“开学那天我去送她,觉得学校环境特别好,文化氛围特别浓厚,学校的秩序也很好,老师从门口一直把孩子带到教室,我特别放心,觉得孩子在学校能快乐地成长。”李丽娟说。

李丽娟的情况并非个例,欣嘉园地区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和子女的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了解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是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选择来到新区的重要因素,对于子女在天津的发展,家长们给予厚望。来自河北沧州的田女士告诉记者:“孩子2015年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来到了滨海新区,孩子过来以后,感觉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氛围都非常认可,变得更自信、更阳光了。我觉得孩子通过这几年的适应,在滨海新区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据了解,在欣嘉园第一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达到四成左右,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其融入学校生活。欣嘉园小学校长张树梅告诉记者,学校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为满足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接送孩子的需要,通过调整学生入校时间、统一为学生定制午餐、开展课后拓展培训等方式,解决部分家长因工作原因无法及时接送孩子的问题。

新区的发展离不开外来务工人员的奋力打拼,而解决其子女教育问题,让孩子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外来务工人员扎根新区的定心丸。滨海新区持续关注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致力于让新区居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2020年,根据《滨海新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9-2035年)》,新区将新建44所幼儿园、13所小学、12所一贯制学校、9所中学、3所高等院校。滨海新区现有基础教育设施共415处,预计到2035年,全区教育设施将达到939处。(记者 刘昭鹏 刘梦泽)

(责编:胡昱喆、崔新耀)

推荐阅读

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本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