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智能科技产业“多点开花”

2020年10月20日16:15  来源:滨城时报
 
原标题:新区智能科技产业“多点开花”

  今年9月企业落户滨海新区;10月份十几台套中大型机器人就位,迎来第一批机器人科普馆参观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高新区企业九立(天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就完成了“落地开花”。用公司总裁刘超帆的话说,之所以千里迢迢从陕西来到滨海新区落户,就是看中了这里蓬勃的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新区持续增强智能科技产业竞争力,在机器人智能服务、多模态智能识别、互联网医疗及AI检测等领域实现了多点开花。截至目前,新区智能科技产业占工业比重已超过30%。

  创新型企业发展“脚步快”

  在刚刚落成的九立机器人科普馆中,1∶1仿真比例的机器鳄鱼、乌龟等仿生动物机器人和各类机械手臂整齐排列。公司举办的智能机器人科普活动吸引众多小朋友参与,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学习到了各类机器人的知识,更了解了未来无人工厂里的轻工业流水线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刘超帆告诉记者,九立机器人落地天津滨海高新区后,将围绕双臂机器人、仿生双足机器人以及教育类机器人进行重点研发。最近公司开展的几次机器人科普活动收到了非常热烈的反馈,这也让他更加了解到本地教育市场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认可程度,未来将把相应业务重心向天津转移。

  在新区另一家智能科技企业联智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一群不到30岁的年轻创业者在今年7月份获得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今年刚满26岁的刘晓鹏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创业理想是“公司的核心技术可以逐步从提供维修决策建议到搭建工业物联网综合性服务平台”。作为一家基于声学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技术,为工业企业提供电机设备在线监测、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服务的科技公司,联智科技成立仅两年就已经与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船级社、施耐德电气、安波电机集团等国内外2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年预期收入将达到6000万元。

  良好产业环境提供“沃土”

  “小智小智,我想办理遗失补证业务。”

  “好的!”

  最近,在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站内,一位办理车驾管业务的“AI新员工”小智正式上岗。它是海港保税区引进的我市第一台车驾管智能引导机器人,办事人员只需要在“小智”的触控屏幕上动动手指,就能自助办理56类公安交管业务。

  近年来,滨海新区良好的智能科技发展环境和巨大的产业增值空间,犹如一片“沃土”,为智能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养分”。刘晓鹏就曾表示,由于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能源行业、先进制造业等大型生产系统高端装备设施,而公司所在的高新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有天大求实、明阳风电、歌美飒、深之蓝等一批龙头企业聚集,这无疑将带动企业精准对接上下游产业链条,推动企业之间技术、市场等资源共享,实现企业的快速壮大。

  据新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滨海新区智能科技产业不断聚集壮大,已初步形成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安防、大数据、先进通信、智能网联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等8条产业链,使得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仅在今年上半年新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就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记者 牛婧文)

(责编:李丹、张静淇)

推荐阅读

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滨海高新区按下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和“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实践中,担当高新责任、展现高新作为、做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自创区建设新篇章! 【详细】

天津频道|独家关注|高层动态 |观点评论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15个委办局晒出“民生成绩单” 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先后走进直播间,围绕民生热点问题,与群众代表、听众、网友和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倾听群众意见、诉求,现场回应群众关切,让各部门能够直接听民意、解民忧、纾民怨,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详细】

商业财经|游在天津|科教文体|民生舆情

本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