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天津港保税区GDP增长11.3%、商品销售额增长36.7%,增速全市第一;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收入、税收、内资到位额等主要指标全市名列前茅
■ “十三五”时期保税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6.9亿美元、内资到位额72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23.9亿元;财政收入、税收收入、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3%、12.7%、11%、7.8%
2月8日,中国共产党天津港保税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2021年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0年,保税区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改革开放活力迸发,招商引资成果斐然,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党的领导不断加强,交出了一份敢为、勤为、善为的“保税答卷”。
经济指标全市名列前茅
记者了解到,2020年,保税区经济指标高、特色产业好。保税区GDP增长11.3%、商品销售额增长36.7%,增速全市第一;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收入、税收、内资到位额等主要指标全市名列前茅。航空产业产值占全市90%以上,成为天津的品牌“名片”;以吉旗物联、百世优货为代表的网络货运税收增幅413%,拉动物流业收入增长30.6%,成为新经济领域的“一枝独秀”;跨境电商总单量和总交易额占全市70%,领先地位稳固;贸易业总量占全市20%,位居第一。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020年,保税区改革成果新、综合环境亮。保税区率先出台支持保税维修再制造10条措施和4种模式,GE医疗等9家企业开展业务,实现了首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船舶保税维修,成功开辟了我国北方首个临床急需药品绿色通道。获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企业达433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增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天津市唯一A级特殊监管区域、市绿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营商环境模拟评价得分整体接近上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十三五”取得优异成绩
“十三五”时期,保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临港并入天津港保税区,新增发展空间115平方公里;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6.9亿美元、内资到位额72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23.9亿元;财政收入、税收收入、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3%、12.7%、11%、7.8%,为“十四五”深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单毅 朱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