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科復學指導
返校復學日期臨近,師生歡欣鼓舞,欣喜之余是更多的思考:如何做好復學前后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銜接?復學前應該做哪些准備?如何評估線上學習的質量?如何更好的開展線下教學?平山道小學數學組及時研究,初步制定出數學學科復學攻略。
一、線下承接線上,多角度評估學習水平
1. 使用學生居家學習評價表,對學生進行多角度的評價:學生是否能夠做到按時的、自主的去觀看網上課程,能否能夠獨立地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否書寫工整,每日的計算練習題的正確率如何,是否需要家長陪伴等情況。家長根據學生居家學習狀態,對學生線上學習進行評價。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2.對學生進行學習質量調查,召開學科教師會議,討論確定線上和線下學習水平的綜合評估辦法。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充分利用資源,基於小學數學科素養,參照《課程標准》和教材把握難易程度,研究、挑選、擬出綜合評估試題和評估具體安排。根據班級數據匯總進行精准分析,在學科技能掌握層面,在學科能力素養發展層面、成績分布等方面分析得失,從全體到個體對學生學情進行診斷,發現共性問題及個性問題,給出解決辦法,切實做好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
3.整理復學清單,做好充分准備:教師共同商議,給出每個年級復學准備清單,包括防控要求,教師、學生及家長的准備,復學后的要求,需要完成的工作等。復學清單中,各學科教師都有學科要求,如:數學學具的准備(如四年級用的量角器、三角尺、小棒等)、要求學生整理數學學習困惑等。在復學前下發給教師及學生家長,共同做好復學准備。
二、延伸線上開啟線下,合理調整進度,實施精准教學
1.結合學情調查,調整教學進度,制定教學計劃。
按照區裡的統一進度和前期學情調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查缺補漏,做好過渡期的學習內容安排,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主要從學生的困難及問題出發,關注單元教學,有機融合學習資源,梳理知識結構,建立體系。比如哪些內容要重新讓學生體驗理解?哪些內容要重點講解?哪些內容要查漏補缺?學生已經掌握了知識點,怎麼復習?同時建議可安排理解體驗課,查漏補缺課,單元整理課等課型。
2.基於學情調查,重組教材內容,重點抓好基礎教學。
居家學習期間不同班級和學生學習水平存在差異,需要老師根據學生的學情備課來展開教學,合理調整課程安排,遵循主要內容優先學習的原則,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遵循學科特點按“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綜合實踐”四大板塊依次進行鞏固學習,重點抓好基礎教學。
3.注重數學活動設計,實現學生思維的連續延展。
找尋數學對象的現實模型,適當運用直觀的學具模型,尤其是恰當應用幾何物體,幫助學生體驗數學概念的意義,強化學生感受數學、理解數學的能力。在一年級《七巧板》、五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六年級《圓柱和圓錐》等教學內容,教師都可以設計操作、體驗式活動,讓孩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真正做到玩中思、思中創,能夠身心愉悅地感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這樣,居家數學活動和學生課堂的數學活動緊密契合,實現了有效銜接。
4.關注特殊群體的學生,做好重點的幫扶。
要特別關注特殊群體的學生,重點幫扶有心理障礙或對數學有畏難心理的學生,要及時發現,及時調節,給予信心,給予指導幫助。有些學生是因為自主能力欠缺,沒有在線上認真聽課﹔有些學生是因為學習方法的問題,雖然聽了,但聽不懂。因此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指導策略。如沒有在線上認真聽課的,重新聽重難點環節﹔聽了還不懂,就要線下個別指導。必要時,要和家長溝通,家校協作,共同幫助學生解除困難,盡快追趕上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