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先生:弱德之美笑對人生

朱虹

2020年09月11日15:33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原標題:葉嘉瑩先生:弱德之美笑對人生

正文中logo.jpg

9月10日,在全國第36個教師節當天,講述中華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以傳承中華詩教文化為終身事業,歷經坎坷而初心不改的詩詞人生的文學紀錄電影《掬水月在手》在南開大學舉辦特別展映。96歲高齡的葉嘉瑩坐著輪椅來到活動現場,分享了她從教75年來的職業感悟和傳承中華古典詩詞文化的堅定意志,為師生帶來了一堂精彩的“開學第一課”。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冀國強,“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等出席。

微信圖片_20200911143752.jpg

當天,在與白岩鬆的對談中,葉嘉瑩分享了自己從教七十余年,傳承中華古典詩詞文化的人生感悟和對教師職業的理解。

“我要感謝到場的每一位朋友,我是將近百歲的老人,感謝大家,很多人從遠方來參加、觀賞陳導的電影。其實,我對於電影是外行,我所懂的只是詩詞。”96歲高齡的葉嘉瑩聲音依舊洪亮。

微信圖片_20200911143742.jpg

葉嘉瑩向師生們介紹了自己這一年的工作生活近況。她表示,疫情期間自己一直沒有出門,在家休養的同時依然全情投入於自己熱愛的中華詩詞與吟誦事業。

“我這個人關起門來讀書寫作已成習慣,沒覺得關起門來有什麼不好。親朋好友都說我是‘工作狂’,孔子說過‘發憤忘食,樂於忘憂’,我雖然沒有什麼成就,但是我對於讀書、研究真是做到了發憤忘食,而且也確實樂於忘憂,在讀書中自得其樂。”葉嘉瑩說。

談起這部自傳電影被命名為“掬水月在手”,葉嘉瑩直言名字起得“很有意思”。“捧起一把水來,天上的月亮就倒映在水中。水裡的光影離你很近但又離你很遠。我覺得天下的美都在於一種‘距離’,在你的想象之間,可望而不可及。正是這種‘可望而不可及’給人很多想象。‘掬水月在手’就擁有這種美。”

當談到“教師”這個職業時,當了一輩子教師的葉嘉瑩爽朗地笑了起來,“這個實在沒有辦法。古人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我想我就是‘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我希望有余年將吟誦傳承下去。我們正在做吟誦錄音,希望推廣中國歷代的各種體裁的詩詞歌賦,讓年輕人了解詩詞吟誦,伴隨吟誦創作出好的詩詞作品。”

微信圖片_20200911105553.jpg

《掬水月在手》是葉嘉瑩唯一授權的傳記電影。影片通過記錄葉嘉瑩坎坷而非凡的一生,弘揚中國詩詞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價值。作為耕耘者和傳播者,葉嘉瑩在中華古典詩詞的長河中,扮演著承先啟后、貫通中西的重要角色。她引入西方文論詮釋中國古典詩詞,對新詩亦抱持兼容並包之態度,來往穿梭於古典與現代之間﹔她講授中國古典詩詞不分職業、不論年齡,多年來致力推廣兒童的詩歌吟誦教育。教學研究之外,葉先生亦將生活經歷與心境融入創作,傳承千年詩心。她既是求知若渴的學生,又是桃李滿疆的師長。

影片由著名導演陳傳興執導,攝制團隊輾轉北京、天津、西安、洛陽、香港、台北、溫哥華、波士頓等地,對葉嘉瑩進行了17次深度訪談與拍攝,還採訪了她的數十位親友學生,包括白先勇、席慕蓉等文化名人,以詩史長卷展示了葉嘉瑩“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的崇高人格魅力和堅定不移的文化自信。

微信圖片_20200911143729.jpg

當天,南開大學師生與各界嘉賓一同觀看了影片,被葉嘉瑩先生的傳奇人生和“弱德之美”深深感動。

“葉嘉瑩先生為激活古典詩詞與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使之在當代文化建設中重煥異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在她七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中華詩詞之美與中華文化精神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說,南開大學作為影片聯合出品單位,深感榮幸,願與各界一道,為實現葉嘉瑩先生“千春猶待發華滋”的美好心願,為中華詩教薪火相傳、中華文化千秋永續而共同努力。

“這部講述葉先生人生與心靈的紀錄電影本身就像一首詩、一闕詞、一幅水墨長卷,韻味悠遠、深厚綿長,把中國文化、藝術、歷史娓娓道來,輕鬆從容地超越了國家、種族的藩籬,抵達了人類共同追求的美好文明境界,是葉先生數十年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的寫照和延續。”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說,鑒於影片獨特的文化品格,制片單位決定將影片在全國藝術聯盟放映,這使得中國電影資料館也有幸為中華古典詩詞傳承貢獻力量。

“我相信葉先生的人格、她‘弱德之美’,她的精神意志可以影響很多人。影片在攝制推廣的每一個環節都受到了來自各方的無私幫助,這些都源於葉先生的精神感召。我們這部影片基於電影但是要超越電影,這是一個公益電影。在這個時代,我們難得遇到這樣一位老師,一個特別的人,我相信葉先生的精神一定可以感召更多各行各業的人。”電影出品人、廣州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廖美立說。

國際儒學聯合會宣傳出版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吳浩談了他對“弱德之美”的理解。“第一個層面,‘弱德之美’是一種節制、約束、內斂和隱忍之美。更重要的是在第二個層次上,它表達的是在承受壓力的時候,堅持理想、外圓內方,一以貫之的美,是一種體現儒者志大氣象的美。‘弱德之美’的精神深處正是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君子之德。”

南開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2018級本科生程影表示自己感佩於葉嘉瑩先生歷經磨難而初心不改,以“弱德之美”笑對人生坎,更感動於她傳承詩詞文化的執著追求。“聽到葉先生談起的吟誦事業,我們都很期待、都很希望能夠聽到葉先生的吟誦錄音,更近距離地體察到古詩詞的生命。相信借助這部影片,會有更多人了解到葉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她所說的‘弱德之美’。”

當天的教師節特別展映活動由南開大學與天津市教育基金會、廣州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方所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舉辦。央視新聞新媒體中心與學習強國學習平台聯合推出的“央視新聞公開課”進行網絡直播。

微信圖片_20200911143737.jpg

《掬水月在手》由廣州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方所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出品,北京必合必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大水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天津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北京愛抓馬文化有限公司、和錦(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深圳此念文化有限公司和北京歌行天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掬水月在手》是榮獲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的唯一一部華語紀錄片,也是2020年北京國際電影節所有參展影片中門票售罄最快的一部。該片已入選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2020年度資助優秀國產影片發行和宣傳推廣項目和全國藝聯2020“重燃·藝術之光”重點推廣影片、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優秀紀錄片終評入圍片。

據悉,《掬水月在手》已定檔今年10月16日,即南開大學建校101周年紀念日的前一天全球公映,獻禮南開。

(責編:張靜淇、陶建)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