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高新區信創產業邁入“快速道”

2020年09月13日11:08  來源:津濱網
 
原標題:高新區信創產業邁入“快速道”

  9月11日,天津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聯合實驗室在津挂牌。此舉是繼去年11月份天津市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濱海高新區共建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后的又一有力舉措,將為我市信創產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聯合實驗室未來將聯合麒麟軟件、天津飛騰分別建立基礎軟件聯合實驗室以及ARM生態聯合實驗室,通過聚焦優勢產業、聚合產業合作伙伴,共同建設ARM生態、孵化標准,打造基礎軟件平台,共同拓展天津ARM計算產業空間並實現企業快速落地。

  打造信創產業“王牌隊伍”

  今年3月份麒麟總部落戶高新區,6月份騰訊IDC項目開工,7月份長城計算機下線……今年以來,高新區信創產業領域捷報頻傳,在逐步實現信創產業全鏈布局的基礎上,構建起覆蓋“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服務器”的國產化產品鏈條。其中,龍頭項目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擔當起產業資源“樞紐”的角色,通過開展各類合作,有效地為產業發展串鏈、補鏈、強鏈。

  8月底,由天津大學與紫光雲技術有限公司聯合設立的“天津大學—紫光雲AIOT產業創新研究院”在天津大學揭牌成立,雙方將共同研發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智慧政務、智慧交通、產業互聯網等領域進行需求探索和應用研發。此外,天津飛騰也於日前攜手中興通訊推出了遠程智慧銀行視頻中台解決方案。據悉,該方案基於飛騰FT-2000+/64處理器等核心產品和中興通訊視頻會議系統進行搭建,將極大解決銀行客戶無法到達營業廳辦理相關業務的難題,助力智慧金融落地應用。

  據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9月,高新區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建設國家唯一網絡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產業集群。集群於今年5月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硬件+軟件+服務”的產業鏈日益壯大。截至目前,高新區已集聚了上下游創新創業企業1000多家。今后三年,高新區將圍繞互聯網信息安全產品服務產業鏈條不斷強鏈補鏈,真正打造成這一領域的“王牌隊伍”。

  信創產業整體營業收入達400億元

  “得益於天津市、濱海新區、高新區在產業扶持、科技金融、人才引進、生活配套等方面政策的大力支持,曙光在先進計算領域的各項關鍵業務目前正在穩步推進。在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度融合中,曙光的先進計算技術正不斷成為促進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科學進步的重要力量。”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任京暘說,如今,中科曙光根據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確定了高性能計算、服務器、存儲、雲計算、信息安全、數據中心基礎實施六大產品線,並圍繞這六大產品線為客戶提供全面優質的技術、產品及服務。

  麒麟軟件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孔金珠也曾表示,截至目前,麒麟軟件已逐步形成服務器操作系統、桌面操作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麒麟雲等產品,能夠同時支持飛騰、海光、鯤鵬、龍芯、申威、兆芯等國產CPU,服務黨政及重要行業客戶超過1萬家,積累了近萬款軟件和硬件生態適配。

  目前,高新區信創產業整體營業收入規模已達到400億元。通過多年的細心引育,中科曙光、中環半導體、飛騰、麒麟、紫光雲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實現跨越式成長。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新區將以獲批建設全國唯一的網絡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產業集群為契機,力爭在“十四五”時期將信創產業發展成為2000億級別的首位度產業,打造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高地。(記者 牛婧文)

(責編:韓昱君、張靜淇)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