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油田溢油綜合應急處置演練 資料圖
建立溢油應急響應網絡,是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的環保舉措之一。該公司為渤海油田的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提供專業化的服務保障,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建設8個溢油應急基地,投入9艘環保船。
多年來,渤海油田通過QHSE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對排海污染物實行嚴格管控,全面強化固體廢棄物管理,不斷提升溢油應急處置能力,多措並舉支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全力投入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2019年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渤海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准的油氣區比例明顯增加。
完善三級應急響應體系
渤海油田為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發源地,由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負責經營管理,2019年,渤海油田原油總產量達2987.2萬噸,是國內第二大原油生產基地。“隨著原油生產能力的提升,環境管理和溢油應急處置能力也需相應提升。”中海石油環保服務(天津)有限公司渤海應急中心經理張祝啟介紹說:“為進一步提升溢油應急處置能力,除在塘沽綜合應急響應基地添置部分處置設施外,我們的東營應急響應基地目前正在加快建設中,預計將於明年年初投用。投用后,公司在環渤海區域將擁有4個基地,實現全渤海6小時溢油應急響應。”
目前,渤海油田在渤海灣已建成三級響應體系,其中海上平台現場的應急響應為第一級,日常在渤海區域守護的5艘環保船為第二級,天津塘沽基地、遼寧綏中基地、山東龍口基地以及即將投用的山東東營基地等則為第三級,其中塘沽綜合應急響應基地為渤海海域的中心主基地。
記者在塘沽綜合應急響應基地現場看到,這裡存放著各式收油機、新型充氣式快速布放圍油欄等設備。據張祝啟介紹,一旦發生溢油事故,海上平台現場人員便可第一時間進行處置,避免油污擴散,搭載了收油系統的環保船也可執行全天候溢油雷達監測,溢油圍控、回收與清除作業,基地作為第三級響應,將按照天津分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統一調度迅速趕往現場,通過布放圍油欄、收油機、吸附材料等措施進行應急處置。
年底海上設施生產污水“零排放”
除了應急響應體系建設,污染防控也是渤海油田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
據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環保主管孫紅棟介紹,渤海油田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管理原則,對海上油田環保工作實施全過程管理。“公司一直在通過技術提升,不斷加大對水處理設施的升級改造,以實現海上油田增產減污。”他說,渤海油田不斷提高鑽井液重復利用率,進行海上無害化和減量化處理的研究和儲備,優先採用“環境友好型”水基鑽井液,含油的鑽井液和鑽屑分別由專用回收罐回收,全部運回陸地交有資質單位處理。
2018年,天津分公司制定渤海油田環保升級三年行動計劃,累計投入45億元,突出重點污染物防控,實施分類治理,逐步削減排放。“到2020年底我們將主動關閉全部5個生產污水排放口,實現渤海油田海上設施生產污水零排放。2019年12月25日已經提前關閉海洋石油112FPSO的排放口,為打贏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貢獻海油力量。”孫紅棟介紹說,渤海油田在生活污水治理上,除實施設備升級和流程改造外,還在大力推進智能化油田建設,通過新建無人平台,從源頭削減生活污水排放量。渤海油田還利用油田間的海底管網實施天然氣綜合利用,將海上油田產出的伴生天然氣通過海底管網進行匯集和綜合利用。
2020年,渤海油田在三年行動計劃的基礎上還制定實施了《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了近期2020年、中期2035年和遠期2050年三個階段的綠色發展目標,推進實施綠色油田、清潔能源和綠色低碳三方面的具體行動方案。同時,渤海油田正在推進海上油田岸電應用工程,以陸地電力為依托,對海上油田進行岸電接入,最大限度減少海洋油氣勘探和開發過程中的碳排放量。(記者 陳西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