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首個超算世界冠軍,“天河一號”現已成為支撐我國科技創新的利器。每次看到它的成績,我都對自己當初的選擇感到無比欣慰。
11年前,我加入剛成立的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一開始條件簡陋,我們團隊六七個人擠在一個兩居室的公寓裡,吃飯、住宿、辦公全在這裡。
“天河一號”超級計算系統部署及研發測試之初,我們白天改造機房,安裝電纜、機櫃,晚上要值班,研發測試日夜不停。當時正值夏季,1000多平方米未裝修的房間裡沒有空調,蚊虫不斷襲擾。大家累了困了,就把大紙箱鋪在地上躺著。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我們用7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別人要用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的安裝部署任務。
有人問我們,拼搏的動力是什麼?我想,是責任感、使命感和對創新突破的激情。建設首個國家級超算中心,我們內心的振奮無以言表。
“天河一號”實現性能第一的突破后,“快”已經不是問題,應用才是競爭的關鍵。作為應用研發部負責人,我和團隊先后承擔開發聚變能源首款大規模異構並行模擬軟件、研發油氣勘探數據處理業務一體化集成平台……現在“天河一號”每天滿負荷運行8000多個科研計算任務。
除了這些專業的科研任務,“天河”超級計算機在我們生產生活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對企業來說,它可以通過仿真模擬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比如研發汽車和汽車裝備的公司,原來要用很多真車來做碰撞實驗。這些實車都是單獨生產而非批量生產,時間長,成本高。借助“天河一號”的仿真模擬平台,用數字汽車模擬物理碰撞,大大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節省了企業研發費用。
對個人來說,離我們生活最近的應用是天氣預報與氣候預測。我們在電視中、在手機APP裡看到的天氣預報,背后都有超算的幫助。“天河一號”在夏天關注降水和極端天氣,在冬天預測風雪。從衛星和氣象觀測站接收數據后,“天河一號”就可以推算出未來天氣變化。
創新沒有止境。未來,我們要繼續努力,讓“天河”為國家自主信息技術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強大的支撐。
(作者為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應用研發部部長,本報記者龔相娟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0日 第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