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做完效果不錯,我現在狀態很好,”1月1日,26345隻心臟支架落地天津,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心內科,75歲的范先生成為首批享受到政策紅利的患者,“醫生給我下了兩個支架,原來一個1萬多元,現在降價以后單價不到600元,兩個才1100元左右。我感覺挺好的,現在就盼著早日康復出院。我現在逢人就說,新年新福利讓我煥新生。”
“患者感覺后背疼痛四五天后病情加重,來我院急診就醫。經過診斷,病因是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右冠狀動脈閉塞達到了99%,還存在血栓現象,”負責手術的主治醫師董劭壯告訴記者,“我們在處理了血栓之后,按照他的血管管徑大小、粗細,選擇了易生科技的兩個3.5×30的冠脈支架,完成了手術,患者症狀得到了有效的緩解,目前沒有再出現新發的症狀,各項指標比較平穩。”
董劭壯介紹,作為醫生,在手術中為患者選擇冠脈支架,會基於最有利於救死扶傷的原則,在尊重患者選擇的情況下,主要根據患者血管的匹配程度選擇不同型號,目前手術中使用的以國產支架為主,國產、進口支架基本上不存在質量上的差異,集採后價格降低也不會對產品質量、手術效果帶來影響。“之前對於沒有出現新的症狀、情況比較平穩,及排期進行二次手術的患者,我們也視情況建議他們等到2021年1月1日以后再手術,預計新年后將有所釋放,會有一個小高峰,我們也做好了迎接相關手術的排期准備。”
為切實減輕患者的負擔,降低醫用耗材價格,2020年,國家醫療保障局組織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委派代表,組成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由天津市醫藥採購中心承擔日常工作並負責具體實施。臨床用量大、價格高的心臟支架,成為首批國家集中帶量採購的耗材品種。此次擬選中涉及8家中外生產企業、10個品種的產品,價格從原來的1.3萬元,通過帶量採購的方式降低至700元左右。“以這次為這個患者使用的冠脈支架為例,降價以后單價僅為548.99元,醫保可以完全報銷,極大地減輕了病人的負擔,” 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集中採購組組長、天津市醫藥採購中心副主任高雪介紹,2020年12月31日,天津市落實國家藥品集中採購試點小組辦公室專門印發了相關通知,落實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和使用工作,“通知對醫保支付政策銜接中的支付范圍、支付標准、支付比例等都作出了明確規定,我們將嚴格按照政策執行,保障將冠脈支架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工作。”他表示,目前已向相關企業發放督促函,確保20%以上的庫存量﹔通過與天津市35家醫療機構布置溝通,並到相關手術量最大的胸科醫院、總醫院實地調研,可以保証1月份天津市冠脈支架的正常使用。
記者了解到,今年,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還將帶量採購手術中使用量較大、價格相對昂貴的醫用耗材,最大限度地發揮“國家隊”聯盟集中採購的優勢,實現以量換價,惠及百姓。(記者 廖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