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利用科技手段加強科普

5億年前的古化石,“活”起來了

本報記者 葉傳增

2021年01月14日10: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5億年前的古化石,“活”起來了

大約5.2億年前,雲南澄江的一片淺海中,生存著一群形形色色且結構復雜的動物:有的體形碩大,有的身披硬殼。突然有一天,地震引發的海嘯將它們沖上岸灘,隨之被泥沙快速掩埋……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1984年,在雲南省澄江縣(現為澄江市)帽天山地區科考的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一錘砸開腳下的岩層,發現了一種之前僅見於加拿大伯吉斯頁岩中的節肢動物化石——納羅虫。就此,記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奧秘的澄江生物群化石重見天日。

走進陳列這些化石的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迎面就是兩層樓高的化石牆,由埋藏化石的岩層拼接而成,岩壁中可尋到化石的身影。

“這面化石牆的岩層,來自我們腳下50米深處澄江化石地的岩層。”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館長陳泰敏介紹,2012年7月,中國澄江化石地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古生物化石主題的世界遺產。

4.2萬平方米的博物館內,收藏著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標本6萬余件,其中澄江生物化石5萬件。鎮館之寶“昆明魚”化石,可清晰看到大腦、心臟和脊椎3種器官,它的發現把脊椎動物產生時間向前推進了約4000萬年,為“從魚到人的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據。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博物館卻一度門可羅雀。申遺成功后,大家本以為會迎來一波參觀熱潮,沒想到一年下來,游客不足萬人。

“澄江化石的科研價值世界公認,但對它科普價值的發掘卻遠遠落后。”陳泰敏認為,普通人不了解古生物專業,再加上化石本身“顏值”不高,展出化石標本的博物館,很難吸引游客。

如何破局?2014年新館建設伊始,確定了用科技讓化石“活”起來的思路。

“我們所處的海底隧道,模擬還原了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海洋中生物活動的景象。”講解員鄧穎正帶著學生參觀。話音剛落,寒武紀時期的海洋霸主、一條體型碩大的奇蝦從頭頂游過,學生們紛紛驚嘆。

這條電子顯示屏隧道用高清數碼技術復原了寒武紀的生態系統。新館還採用VR、AR、化石掃描等技術,配合200多個多媒體視頻,展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場景,以及地球生命演化的壯麗和神奇。

去年8月,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新館開放,迄今已接待游客近40萬人。今年元旦假期,累計接待游客超1萬人次。“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展品真實,內容豐富,為游客提供了精彩的視覺盛宴”“小朋友在互動體驗中學習了生命起源的知識,是很好的科普基地”……博物館的留言冊上,游客紛紛點贊。

陳泰敏表示,博物館將加快推進附屬設施、科研中心建設,加強文化教育和科普功能,推進澄江化石地科學價值、教育功能、社會效益相互融合。“讓古化石活起來,把生命演化的故事‘講’出來,這是博物館的魅力所在。”陳泰敏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4日 第 16 版)

(責編:李丹、張靜淇)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