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擔保扶持力度不斷加強,科技擔保體系進一步完善﹔打破稱號、學歷、職稱等條件限制的新的人才引育政策已經出台﹔“北方聲谷”建設正在全力推進﹔打造“城市大腦”體系、加強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正在按照制定的時間表、路線圖穩步進行……新年伊始的天津,一項項實打實推動“天津智港”建設的工作正在徐徐展開。
據了解,近年來,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提升生產效率,加快推動制造業智能化,已經成為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由之路。加快推動“天津智港”建設,事關天津“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城市功能定位的落實,事關天津引育新動能、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天津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期間,委員們為推動“天津智港”建設出謀劃策,提出的有關加快智能科技產業發展、打造智慧樞紐港口、推進區域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的提案有30余件。如何推動委員們的提案盡快落地落實,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成為一年來市政協的工作重點。為此,市政協圍繞“進一步完善‘天津智港’產業創新鏈建設”開展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活動,推動相關工作落實。
“科技企業沒有抵押物,貸款融資困難,希望政府平台公司以高新企業的合理公允價值進行股權質押,向銀行擔保,幫助科技企業貸款”
“加強高級管理人才的引進,以企業認定為標准享受高端人才的相關政策”
“把‘北方聲谷’打造成為天津智能科技的引領區、國家級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區”
“充分發揮5G技術優勢,大力推廣5G+工業互聯網應用,打造更多的應用場景”
……
活動中,委員專家積極發聲,部門單位扎實“回音”。介紹工作進展、坦誠交流思想、探討發展規劃,商出理解、商出共識、商出對策。“建議接地氣、問題靶向准,非常值得借鑒,我們將把大家的真知灼見帶回去,認真研究,積極採納”……
會后,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立即行動,就意見建議涉及的問題展開調研。令委員和專家意想不到的是,不到半個月時間,他們就接到了相關單位的回復。無論是電話溝通,還是文字信函,一條條答復明晰具體、有理有據,沒有“文字游戲”,絕不“拖泥帶水”。
“作為一名智能領域一線的科技工作者,我切實感受到了經濟高質量增長帶來的‘天津紅利’,讓我看到政府構建全國一流智能科技創新生態的宏圖、加快打造‘天津智港’的行動,也更讓我堅定了邀請同行、專家、上下游企業到天津這片智能產業沃土發展的決心。”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天津大學教授齊俊桐一番真摯的話語代表了在津發展企業的心聲。(記者 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