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北京冬奧會多個場館順利竣工,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實現首台機組並網發電,雄安高鐵站投入使用﹔在海外,埃及新首都CBD項目多棟建筑封頂,巴基斯坦PKM公路移交通車……過去一年,國內外許多重大工程中都活躍著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建設者的身影。2020年以來,中國建筑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補短板、強弱項、夯基礎,不斷激發活力動力,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新簽合同額3.2萬億元,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
持續推動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是中國建筑推動改革的首要任務。公司修訂黨組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事項清單,分類明確黨組織在公司重大決策中的決定權、把關權、監督權﹔進一步完善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的體制基礎,所屬40家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落實“一崗雙責”﹔不斷完善黨建工作考核體系,強化與經營績效考核貫通協同,使黨建責任制考核“指揮棒”作用突顯。
對中國建筑來說,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為此,公司近年來推行了多種中長期激勵方式,更好地激發員工干事熱情。自2013年起,公司實施為期10年的上市公司A股限制性股票計劃,已累計激勵7107人次,授出股票20.82億股。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也在深入推進。公司旗下中建科工、中建科技、中建裝飾等試點單位與經理層成員簽訂崗位聘任協議、年度和任期崗位目標責任書,嚴格按照契約開展考核,強化考核結果的剛性兌現。
近年來,中國建筑還持續推動建筑產業升級、數字化轉型。為實現供應鏈統籌管理,公司通過全程線上採購的“互聯網+”採購新模式,有效推進集中採購。在去年11月的華東區域鋼筋聯採中,公司運用這一模式共匯集華東區域4省1市年度鋼筋採購需求1000萬噸,吸引1200家供應商前來投標,實現了一小時內完成開標、評標、定標,採購金額超400億元。公司還開發了全國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平台,目前已將2905萬名建筑工人、28.4萬個項目納入平台管理,有利於進一步保障工人合法權益。
改革成果凝結創新碩果。中國建筑自主研發的萬噸壓力機、住宅造樓機、豎向盾構機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推動中國建造向“中國智造”邁進。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建筑分別在10天、12天內完成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任務,形成了疫情防控工程建設集成技術和全產業鏈一體化能力。隨后,公司又高質量完成了國內外119座醫療設施的建設。
中國建筑黨組書記、董事長周乃翔表示,中國建筑將牢牢把握改革方向,以創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牽引,致力成為價值創造力強、創新引領力強、品牌影響力強、國際競爭力強、文化軟實力強的一流企業集團。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24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