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寧幾十年磨一劍研究傳承中醫藥學

從古籍中悟新意(走近國醫大師(30))

本報記者 朱 虹 龔相娟

2021年04月26日10: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從古籍中悟新意(走近國醫大師(30))

張大寧近照。

資料圖片

人物小傳

張大寧,第二屆國醫大師。堅持出診、教書育人、鑽研古籍、摸索創新……幾十年來,他致力於中醫腎病學的醫教研工作,提高了中醫治療腎病的效果,在國內外廣受贊譽。

77歲的張大寧現在依然很忙,到各地醫院會診疑難病例、參加學術研討等。無論多忙,每周三,他都會在天津中醫藥研究院門診室出診。多年來,張大寧無論在哪裡出診,都會擠滿慕名而來的患者。

張大寧,第二屆國醫大師。他作為首席專家承擔了多項國家課題,致力於治療腎小球硬化、腎間質纖維化等疾病。同時,還研制了20余種中成藥,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展現了中醫藥的獨特優勢。

出診中解難題——

“累一點沒事,希望能幫患者解決大問題”

張大寧的診室很好找,門口候診病人最多的那間就是。上午的出診一般都要看到下午才能結束,還不斷有患者想加號。“加吧,有些患者從很遠的地方趕來,我如果拒絕他們,實在不忍心。” 張大寧說,醫生就是給人看病的,“累一點沒事,希望能幫患者解決大問題。”

診室裡,幾個人圍成半圓。張大寧為患者診病開方,兩側年輕大夫專注聽、看、記。

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腎病科主任徐英還記得張大寧60多歲時的看病節奏:早晨8點坐診,中午12點簡單吃個盒飯。下午繼續坐診,直到晚上6點病人還是看不完,再吃個盒飯,簡單按摩一下頸椎,晚上繼續看……有一次離開醫院已經是凌晨4點,早點鋪都快開門了。

“老師常跟我們說,病人是忍受著痛苦又抱著極大的信任來找醫生的,要多理解患者。”跟隨張大寧出診多年,在徐英印象裡,老師一上午最少看四五十個病人,每個人的病情都各不相同,老師對待他們,總是和藹溫和、暖言撫慰。

張大寧說,“敬業、用功、努力,勞累的是腦子,這不礙事。礙事的是什麼?過多地考慮不該考慮的人際關系,過多地考慮個人利益。”

古籍中悟醫理——

“鑽研古代典籍文獻是中醫繞不開的基本功”

張大寧生於中醫世家,家中藏書1萬多冊。在裝滿各種醫學古籍的家裡長大,張大寧手不釋卷,現在依然如此。“看書時他常常會忘記時間,到了深夜,得提醒好幾次他才會睡覺。”張大寧的家人說。

徐英的印象裡,老師沒有什麼業余愛好,不管什麼時候去他家,他不是在看書就是在寫作。他出書的全部文稿,都是自己整理的。

張大寧喜歡鑽研經典,常能從古籍中悟出醫理。在張大寧看來,中醫學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和內涵,需要學習者具備廣泛扎實的典籍功底和廣博深厚的知識。他常說:“鑽研古代典籍文獻是中醫繞不開的基本功。”2016年,《醫經必讀》一書四卷出版,這是張大寧對《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和《神農本草經》四大中醫經典的研究力作,匯集了他多年的學習心得和結合臨床實踐的成果。

受唐代醫家孫思邈的“心腎相交”理論啟發,張大寧提出“心—腎軸心系統學說”,認為腎對其他臟腑和氣血循環具有重要作用。

20世紀80年代,張大寧在老一輩中醫大家的理論和經驗基礎上,主編了《實用中醫腎病學》《中醫腎病學大辭典》,規范了“中醫腎病”的概念、范圍,以及臨床常見病症辨証論治的基本規律,使“中醫腎病學”形成一門獨立、系統、完整的中醫臨床學科。他將中醫學傳統理論與現代醫學“神經—內分泌”調節系統有機結合,有效地指導了臨床。

張大寧曾展開調研。對40歲以上的不同年齡組慢性病人群、亞健康人群進行隨機抽樣的“腎虛血瘀証”調查發現,很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腎虛血瘀証”表現。由此,張大寧提出“補腎活血法”,將傳統“補腎法”與“活血法”有機結合、高度統一,“通過補腎促進活血,通過活血加強補腎”,兩者相互協同,以改善機體“腎虛血瘀”的病理狀態。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這對中醫大夫來說是一種挑戰,十年磨一劍還不夠,需要幾十年磨一劍。在張大寧看來,醫學發展速度很快,治療手段、用藥一直在變,日新月異。“中醫大夫既要讀經典,又要結合現在情況自己摸索創新,從古籍中悟新意。”

傳承中見擔當——

“中醫講傳承,傳承是老師徒弟一起努力”

徐英還記得,1979年,她在大學時上的第一節課就是張大寧講的《中醫學基礎理論》,張老師從陰陽二字入手,引經據典,仿佛開啟了一道色彩斑斕的大門,讓徐英抱定了一生投身中醫藥事業的信念。

學生們跟隨張大寧出診、抄方,其間張大寧抽出一兩個小時給學生們講課。有時師生圍坐,有時准備一塊小黑板,張大寧講課會從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精氣元氣等概念入手,也會從《神農本草經》講到《本草綱目》。

他告訴學生,中醫對病機的判斷一定要精准,對藥物的理解一定要精到,藥方一定要精簡。

張大寧的徒弟有100多位,大都是醫院的年輕大夫和院校博士,他的兒子張勉之也在其中。張勉之和徐英把張大寧的學術思想、臨床醫理整理成《張大寧臨証醫案選》一書,對臨床起到重要指導作用。

為了研究補腎活血法,2011年,張大寧的學生申請成立了“中華中醫藥學會補腎活血法分會”。每次學術年會的參會者都有四五百人。2017年,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張大寧醫學工作委員會在天津成立。

“中醫講傳承,傳承是老師徒弟一起努力。關鍵是9個字:學經典、跟名師、多臨床。”張大寧常說。

“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張大寧說,“醫學發展快,中醫也一樣,更需要安下心來,讓中醫藥在我們手上更好傳承下去,不辜負歷史的使命。”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26日 第 13 版)

(責編:陶建、崔新耀)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