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節,又是一年致敬青春的節日。
昨日,第25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揭曉,一批來自各行業的優秀青年、集體獲得了這項年度最高青年榮譽,他們是青年人的榜樣,他們以拼搏成就夢想,讓青春吐露芳華。
同樣,在我們身邊,還有一群青年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書寫青春。通過他們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分享關於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奮斗的思考與實踐。
用青春書寫奮斗之歌
“五一”假期,當朋友圈被旅游刷屏,還有一群人依舊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青年醫生王紅光,就是其中之一。作為環湖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救死扶傷是天職,這意味著隨時都要做好准備,王紅光早已習慣了沒有假日的工作模式。
作為神經外科的青年骨干,王紅光始終堅守在救死扶傷第一線,一次又一次為病人送去“生”的希望。去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王紅光在病房加班時,突然接到一位患者家屬打來的緊急求救電話,患者被120送至附近醫院后,被診斷為急性腦梗死,無法判斷是否存在大血管閉塞的問題,難以抉擇是行溶栓還是手術取栓,家屬從網上搜索到王紅光的信息,抱著試一試的心情進行電話咨詢。沒想到,得到的是暖心回應。
幫家屬分析病情,給出治療建議,下班后,他放心不下來電咨詢病情的患者,斷然帶好防護用品前往患者所在醫院,看到患者血壓平穩、症狀未加重后,才放下心來。
用青春書寫奉獻之歌
“阿姨,您把袖子往上卷,我來為您測測血壓……”昨日,河西團委聯合天津醫科大學團委在文化中心舉辦“走進百姓 服務健康”大型惠民義診主題團日活動,這已不是牟宸露第一次參與志願服務,從大一加入學校青年志願服務隊,三年裡,每一次的愛心活動,她從未落下。
提供血壓、血糖檢測等醫療服務,宣講健康知識,陽光般的笑容總能給人溫暖與鼓勵。難得的假期,本可以回山東老家陪陪父母,牟宸露卻選擇留校,她說,“擇一事,終一生,既然選擇了成為一名志願者,就要堅持下去,在奉獻中成就人生價值。”
為了強本領,牟宸露利用課余時間翻閱大量的書籍,隻要和老百姓身體健康有關的知識,她都認真記錄,以便學以致用。到社區為空巢老人送去貼心關愛﹔在人氣旺的地方,來回穿梭,向過往的群眾發放宣傳手冊,引導健康生活,牟宸露用志願的微光溫暖這個城市,以青春之我,不負青春之韶華。
用青春書寫自強之歌
奮斗的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
1984年出生的王慧,右眼天生失明,而左眼是高度近視,鏡片度數達到2000度。
“高中的時候,即使坐在第一排,也會出現看不清黑板的情況。”但是,王慧並未覺得生活有多麼艱難,“下了課有時候會到黑板前再看看板書,總有辦法可以學習知識。”
大二的時候,王慧青光眼突發,醫生診斷他長時間用眼過度,眼壓過高造成視神經萎縮,左眼也徹底失明了。“那段時間一直在求醫,也希望能保住左眼的一點兒光明,但最終沒有成功,我心態也挺平和的,既然命運如此安排,那就奮力一搏活出自己的精彩。”王慧言談間波瀾不驚。
堅持完成學業,成為學校歷史上首位盲人畢業生,畢業后,一直致力於視障信息無障礙工作,為視障人士義務普及電腦和智能手機使用知識,成立“心之光無障礙智能體驗中心”接待盲友咨詢,成為天津的視障群體心目中受尊敬的“王老師”。王慧總能將看似的不可能變為可能,他用青春書寫奇跡。(韓雯 孟若冰)